《杂咏一百首·德山》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手中持棒的老者,即使他轻轻挥舞,也能留下疤痕。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刻画出老者的威严和力量。
首句“此老手中棒”直接点明了主题,引出了老者手中的棒子。这个棒子似乎拥有某种神秘的力量,让人不敢小觑。
次句“轻轻也有瘢”则进一步强调了老者的力量,即使他只是轻轻地挥舞棒子,也能造成疤痕。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老者的威严和不可侵犯的地位。
第三句“佛来与三十”,引用了佛教中的典故,意思是即使是佛来了,也要向这位老者恭敬行礼。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老者的威严和地位。
最后一句“某甲莫须餐”,某甲指的是任何人,莫须餐则是不需要吃饭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老者的力量已经超越了常人的境界,他不需要像普通人一样需要饮食来维持生命。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刻画了一位威严、力量超凡的老者形象,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 
             
创作背景
  
 《杂咏一百首·德山》是宋朝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被收录在组诗《杂咏一百首》中,这个组诗主要是对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和事件进行评论和咏叹。每一首诗都针对一个特定的人物或事件,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对于《杂咏一百首·德山》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可能是由于作者对德山这个地方的某种特殊情感或者对历史上与德山相关的人物事件的感慨。德山作为佛教圣地,可能引发了作者对佛教文化、历史人物等的思考,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搜索结果,具体创作背景可能还需要参考更多的文献资料和历史背景知识。
            
			
            
        
            
                相关诗词
                
 
 - 
           
                        
                        
                        
                            
                            
                           尽说彭门新半刾,昆吾剸玉如泥。
功名余事不须为。
才情诗里见,风味酒边知。
好在阿咸同老也,青云往岁心期。
千钟百首兴来时。
伯伦从妇劝,元亮信儿痴。
                        
                         
                        
                                                    
                         
            
    
 
 - 
           
                        
                        
                        
                            
                            
                           轻风湿湿树斑斑,燕乳鸠鸣春又残。
门巷狭斜无不到,有何人似柳花閒。
                        
                         
                        
                                                    
                         
            
    
 
 - 
           
                        
                        
                        
                            
                            
                           城上黄花散漫生,溪头绿树忽阴成。
浓春自欲烘人醉,却忆秋风一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