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杨修》
作品赏析
|
以下是对上述诗的赏析,仅供参考:
首句“老贼有肝鬲”使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揭露了“老贼”的内心世界。这里的“肝鬲”象征着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想法,表明“老贼”是一个有心计、阴险狡诈的人。这种刻画方式既深刻又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次句“多为德祖窥”中的“德祖”指的是有德行的人,这句话意味着“老贼”的行为多被有德行的人看穿和鄙视。这里通过对比,更加凸显了“老贼”的卑鄙无耻。
第三句“谁令预筹事”提出了一个疑问,即谁让“老贼”参与筹备事情。这一疑问引出了下文,为诗歌的叙事增加了张力。
最后一句“更与共观碑”则与前面的句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老贼”参与了筹备事情,但却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观看碑文,表明人们对他的鄙视和排斥。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刻画和鲜明的对比,深刻揭示了“老贼”的卑鄙行径,表达了人们对这种行为的鄙视和排斥。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流畅,韵律感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创作背景
《杂咏一百首·杨修》是宋朝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是以三国时期的杨修作为主题,通过对杨修才华与命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看法。
创作背景方面,首先,刘克庄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社会混乱的时代。诗人常常通过咏史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忧虑,这也是当时诗词创作的一种常见手法。
其次,杨修作为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其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故事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启示性。杨修的聪明才智与不幸遭遇,很容易引发诗人的感慨和思考。
综合这些因素,刘克庄创作了《杂咏一百首·杨修》这首诗,通过咏史来表达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和感慨。
相关诗词
-
尽说彭门新半刾,昆吾剸玉如泥。
功名余事不须为。
才情诗里见,风味酒边知。
好在阿咸同老也,青云往岁心期。
千钟百首兴来时。
伯伦从妇劝,元亮信儿痴。
-
轻风湿湿树斑斑,燕乳鸠鸣春又残。
门巷狭斜无不到,有何人似柳花閒。
-
城上黄花散漫生,溪头绿树忽阴成。
浓春自欲烘人醉,却忆秋风一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