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杂咏一百首·梁鸿》

肃宗汉明主,犹恶五噫诗。
一旦拂衣去,世人那得知。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明君难求、仕途失意、世人难解的苦闷情绪的诗。首句“肃宗汉明主”,是以汉明帝刘庄来比喻当时的君主,表明诗人对明君的渴望。然而,这样的明君却“犹恶五噫诗”,即连汉明帝这样的明君都不喜欢《五噫歌》这样的诗,暗示诗人自己的诗歌不被赏识,仕途失意。 “一旦拂衣去,世人那得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决定离开官场,归隐山林,因为世人并不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追求。“拂衣去”表现了诗人的决绝和无奈,而“世人那得知”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整首诗情感深沉,言辞简练,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明君难求、仕途失意、世人难解的苦闷情绪,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坚守自我、不媚世俗的高尚品格。
创作背景
《杂咏一百首·梁鸿》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东汉时期的隐士梁鸿有关。梁鸿因不满王莽新政而隐居,后来与孟女结为夫妇,一起过着隐居耕读的生活。刘克庄在诗中借梁鸿之事,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可能寓含了诗人对当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批判。
诗词关键字: 世人 得知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