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剧孟》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咏史诗,借古讽今,以战国时期七雄并立的局面来比喻当时藩镇割据的乱象。诗人通过赞美剧孟这位英勇善战的豪杰,讽刺了那些只知道称赏虚名、不识真正英雄的人物。
首句“向令从七国,是自列陪臣”,诗人假设如果剧孟生活在战国时期的七雄之中,他自然会成为其中的一员猛将,位列诸侯之下。这里既突出了剧孟的英勇善战,又暗示了当时藩镇割据的情况下,各地豪强并起,自封为王。
次句“太尉空称赏,非知剧孟人”,则是指那些只知道称赏虚名、不识真正英雄的人物。这里的“太尉”指的是当时的朝廷高官,他们虽然口头上称赞剧孟,但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重视英雄人物的价值和意义。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忧虑。同时,诗人也通过赞美剧孟这位英勇善战的豪杰,呼吁人们要珍视真正的英雄人物,不要只关注表面的虚名。
|
创作背景
《杂咏一百首·剧孟》是宋朝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是《杂咏一百首》系列中的一首,整个系列主要是对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吟咏,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独特见解和情感。
具体到《杂咏一百首·剧孟》这首诗,其创作背景与剧孟这个历史人物有关。剧孟是西汉时期的著名侠士,以勇猛善战而著称。刘克庄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是出于对剧孟英勇事迹的敬仰和感叹,或者是借剧孟之事表达自己对勇猛、忠诚等品质的看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
相关诗词
-
尽说彭门新半刾,昆吾剸玉如泥。
功名余事不须为。
才情诗里见,风味酒边知。
好在阿咸同老也,青云往岁心期。
千钟百首兴来时。
伯伦从妇劝,元亮信儿痴。
-
轻风湿湿树斑斑,燕乳鸠鸣春又残。
门巷狭斜无不到,有何人似柳花閒。
-
城上黄花散漫生,溪头绿树忽阴成。
浓春自欲烘人醉,却忆秋风一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