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西洞宿云》

悠然岸帻看云归,出处无心也太奇。
未是为霖苏旱日,出山不似宿岩时。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悠然自得的人,站在岸边,看着云朵归去。诗人的心态非常平和,没有任何强迫或刻意,完全顺其自然。这种情境传递出一种非常自由、恬静的氛围。 首句“悠然岸帻看云归”,用“悠然”二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心境。他站在岸边,帻(古代一种头巾)随风飘动,目送着云朵归去。这个动作非常自然,没有任何矫揉造作,展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 次句“出处无心也太奇”,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无心”状态。他对云朵的归去并没有任何强制或期望,只是顺其自然,这种“无心”的态度被诗人赞誉为“太奇”。 第三句“未是为霖苏旱日”,意味着这并不是为了解除旱情而盼望的雨云,诗人并没有期待云朵带来什么具体的利益,只是单纯地欣赏自然的美景。 最后一句“出山不似宿岩时”,与前三句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自然、无心的态度。云朵出山与宿于岩石之上,都是自然的状态,没有人为的干预。 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恬静、自然的氛围,通过描绘一个悠然自得的人看云归去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顺应自然、无心争竞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既体现了诗人的超脱与豁达,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创作背景
《西洞宿云》是宋朝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能与他的生活经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寻求心灵静谧的感受有关。舒岳祥可能曾在某个夜晚在山洞中留宿,被山洞的宁静、深邃和变幻莫测的云雾所触动,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他内心的感受。 对于诗歌的创作背景,有时可能无法确知确切的具体事件或情境,但可以透过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结合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进行一定的推测和理解。如果您对《西洞宿云》有更深的兴趣,建议您查阅更多相关的诗歌解析和文学资料,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
诗词关键字: 出山 出处
相关诗词
  • 1
    [唐]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 2
    [唐]
    候晓逾闽峤,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 3
    [唐]
    落日山水清,乱流鸣淙淙。
    旧蒲雨抽节,新花水对窗。
    溪中日已没,归鸟多为双。
    杉松引直路,出谷临前湖。
    洲渚晚色静,又观花与蒲。
    入溪复登岭,草浅寒流速。
    圆月明高峰,春山因独宿。
    松阴澄初夜,曙色分远目。
    日出城南隅,青青媚川陆。
    乱花覆东郭,碧气销长林。
    四郊一清影,千里归寸心。
    前瞻王程促,却恋云门深。
    毕景有余兴,到家弹玉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