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作品赏析
【注释】:
  这首五言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题中“愚溪北池”,在零陵西南愚溪之北约六十步。此篇着重描写愚池雨后早晨的景色。

  起首两句,从形象地描写雨后愚池的景物入手,来点明“雨后晓行”。夜雨初晴,隔宿的缕缕残云,从洲渚上飘散开去;初升的阳光,照射进了附近村落。这景色,给人一种明快的感觉,使人开朗,舒畅。三、四句进一步写愚池景物,构思比较奇特,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句。“高树临清池”,不说池旁有高树,而说高树下临愚池,是突出高树,这与下句“风惊夜来雨”有密切联系,因为“风惊夜来雨”是从高树而来。这“风惊夜来雨”句中的“惊”字,后人赞其用得好,宋人吴可就认为“‘惊’字甚奇”(《藏海诗话》)。夜雨乍晴,沾满在树叶上的雨点,经风一吹,仿佛因受惊而洒落,奇妙生动,真是把小雨点也写活了。末二句,诗人把自己也融化入景,成为景中的人物。佳景当前,正好遇上诗人今天心情舒畅,独步无侣,景物与我,彼此投合,有如宾主相得。这里用的虽是一般的叙述句,却是诗人主观感情的流露,更加烘托出景色的幽雅宜人。有了它,使前面四句诗的景物描写更增加了活力。这两句中,诗人用一个“适”字,又用一个“偶”字,富有深意。它说明诗人也并非总是那么闲适和舒畅的。

  我们读这首诗,就宛如欣赏一幅池旁山村高树、雨后云散日出的图画,画面开阔,色彩明朗和谐,而且既有静景,也有动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诗中所抒发的情,与诗人所描写的景和谐而统一,在艺术处理上是成功的。

  (吴文治)
创作背景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即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的第五年。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受到牵连,被贬谪至永州。在永州的几年里,他遭受了许多打击,倍感孤寂与愤懑,因此他在自己的诗文中抒发胸中的忧郁之情。这首《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现出他在雨后清晨独自行走于愚溪北池旁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他内心的孤寂与忧思。
诗词关键字: 宾主 云散 临清
相关诗词
  • 1
    [宋]
    朝来谩与儿曹语,欲看群峰插天宇。
    携筇直上君子堂,出门复向东屯去。
    东屯田舍翁,邂逅成宾主。
    谓予始生朝,杯盘各碁布。
    须臾剥啄者为谁,珠玉怀中来举似。
    满堂宾客且停杯,看我莲桃罗十数。
    感君厚意兴转逸,百斛琼浆当鲸吸。
    造物亦何意,万品齐结实。
    休论修与短,大是空中色。
    但愿双桥茅屋成,款段从君岂终极。
  • 2
    [宋]
    蜀锦移芳,巫云散彩,天孙翦取相寄。金屋看承,玉台凝盼,尚忆旧家风味。生香绝艳,说不尽、天然富贵。脸嫩浑疑看损,肌柔只愁吹起。花神为谁著意。把韶华、总归姝丽。可是老来心事,不成春思。却羡宫袍仙子。调曲曲清平似翻水。笑嘱东风,殷勤劝醉。
  • 3
    [宋]
    桃李缘阴浓,屈指中和三六。
    恰是仙翁初度,霭瑞烟芬馥。
    歌喉宛转绕华堂,总是长生曲。
    他日临清亭上,看儿孙朝服。
柳宗元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