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潘墺魏都冶墓庵》

弄日微阴驾笋舆,柴桑五子共携扶。
云门钟鼓先朝赐,丞相门庭近日殊。
绿树两行溪贯串,青峦百摺路萦纡。
惟余守冢鹰窠在,采捕令严无牧刍。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生动且富有画面感的诗,给人带来了丰富的视觉和感官体验。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弄日微阴驾笋舆,柴桑五子共携扶。”描绘了诗人在微阴的天气下,乘坐着笋舆(一种竹制的轿子),由柴桑的五子共同携扶前行的场景。这个画面充满了动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与五子之间深厚的友情。 颔联“云门钟鼓先朝赐,丞相门庭近日殊。”中,诗人通过对比云门寺的钟鼓和丞相府的门庭,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这也暗示了社会的动荡和变化,使得读者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 颈联“绿树两行溪贯串,青峦百摺路萦纡。”则以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景象,描绘了自然的美景。绿树成荫,小溪流淌,青峦叠嶂,山路曲折。这一联的描绘既生动又富有韵律感,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 尾联“惟余守冢鹰窠在,采捕令严无牧刍。”在此,诗人表达了对于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于现实的不满。守冢的鹰窠尚在,但采捕的法令严厉,已经无人放牧。这一联充满了感慨和忧思,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外部世界的感知。通过鲜明的景象和深情的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深入理解和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游潘墺魏都冶墓庵》是宋代的诗人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二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1. 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诗人在游览潘墺魏都冶墓庵时,想起了历史上的魏都冶这个人物,可能对其生平事迹或精神风范有所感慨,因此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缅怀之情。 2.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人在游览过程中,被潘墺的景色所吸引,通过诗歌来描绘和赞美自然的美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之情。 综上所述,《游潘墺魏都冶墓庵》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在游览历史古迹时,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词关键字: 采捕 萦纡 贯串
相关诗词
  • 1
    [魏晋]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
    萧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
    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 2
    [宋]
    小立娉婷,歌声低遏行云住。
    不胜珠翠。
    玉面慵梳洗。
    除却姚黄,魏紫谁堪比。
    君描取。
    卷中人美。
    得似崔徽未。
  • 3
    [唐]
    炎运精华歇,清都宝命开。
    帝里三方盛,王庭万国来。
    玄武疏遥磴,金凤上层台。
    乍进仙童乐,时倾避暑杯。
    南馆招奇士,西园引上才。
    还惜刘公干,疲病清漳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