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六二弟生子》
邵子生男四十五,弟今方邵过三年。 莫随夷甫举遗逸,且教伯温成大贤。 洛下耆英为汝喜,河南闻见待渠传。 会当杨柳芙蓉下,快与翁抄击壤编。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喜庆和期待的诗,诗人表达了对新生命的热烈欢迎,并寄予了深厚的期望。
首联“邵子生男四十五,弟今方邵过三年”描述了诗人的朋友邵子在四十五岁时生下了儿子,而诗人的弟弟也已经过了三岁的生日。这一联以朴实的语言展现了生活的喜悦和家庭的幸福。
颔联“莫随夷甫举遗逸,且教伯温成大贤”则是对新生儿的期许。诗人希望这个新生儿不要像夷甫那样被遗忘,而是要像伯温一样成为一个大贤人。这里,诗人以古代贤人伯温为比喻,表达了对新生儿未来能够成才的热切期待。
颈联“洛下耆英为汝喜,河南闻见待渠传”进一步描述了人们对新生儿的欢迎和期待。洛阳的老人们都为这个新生儿感到高兴,而河南的人们也都在等待着他的成长和传承。
尾联“会当杨柳芙蓉下,快与翁抄击壤编”则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在杨柳芙蓉的包围下,新生儿快乐地与老人们一起敲打着壤编,这是一幅和谐、幸福的家庭画卷。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以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新生命的热烈欢迎和对家庭幸福的向往。
|
创作背景
《喜六二弟生子》是宋朝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弟弟生子的喜悦之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喜悦:刘克庄的弟弟六二生了一个儿子,这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欢乐和喜庆的氛围。作为兄长,刘克庄自然感到十分高兴,因此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2. 亲情关怀:刘克庄与弟弟六二之间有着深厚的兄弟情谊,他对弟弟的家庭生活一直十分关心。弟弟生子的消息让他感到十分欣慰,也激发了他作为兄长的亲情关怀。
3. 社会观念:在古代社会,生子传承家族血脉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对于贵族和文人家庭来说更为重视。因此,弟弟生子的消息对于刘克庄来说也具有一定的社会观念背景。
综上所述,《喜六二弟生子》的创作背景是家庭喜悦、亲情关怀以及社会观念的综合体现。
相关诗词
-
-
依栖崇儒里,咫尺鸟名山。
奈以红尘隔,因之举步艰。
穿花晓漏彻,何如桑者闲。
廿载为形役,今得拂衣还。
自酌龙湫水,照映鬓毛斑。
山灵应诮我,对之发赧颜。
题役双脊令,饮啄就清湾。
-
虎头将军眼如电,领兵夜渡龙舟堰。
良人腰悬大羽箭,广西略地崖西战。
三年消息无鸿便,咫尺凭谁寄春怨。
日长花柳暗庭院落,斜倚妆楼倦针线。
心怀良人几时见,忽睹二郎来我面。
植兮再吸倾六礶,格也一弹落双燕。
何不将我张郎西,协义维舟同虎围。
无术平寇报明主,恨身不是奇男子。
倘妾当年未嫁夫,愿学明妃和西虏。
元人未知肯我许,我能管瑟又能舞。
二弟慨然舍我去,日睹江头泪如雨。
向回闻鸡几欲死,未审良人能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