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林石田》
南朝千古伤心事,每阅陈编泪满襟。 我更伤心成野史,人看野史更伤心。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感慨和伤感的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南朝历史的悲痛和遗憾,以及对自己写野史的经历感到更加伤心。
首句“南朝千古伤心事”,概括了南朝历史的悲惨和坎坷,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第二句“每阅陈编泪满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每次翻阅历史文献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流泪,对历史的悲剧感到痛心和惋惜。
第三句“我更伤心成野史”,诗人笔锋一转,从历史的角度转向了自己的经历。他表达了自己在编写野史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残酷,因此更加伤心。最后一句“人看野史更伤心”,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们看到这些野史会更加感到悲痛和伤心。
整首诗通过对南朝历史和自身经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苦难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
创作背景
《答林石田》是宋末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汪元量作为南宋遗民,在宋元交替之际,经历了许多战乱和颠沛流离的生活。他的诗歌多表现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悲。而《答林石田》这首诗,则是他在回复友人林石田的来信时,表达了自己对乱世之中保持气节、忠贞不渝的态度。
具体而言,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联想到当时的社会动荡、人心惶惶,以及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和情感交流。林石田作为汪元量的友人,可能在信中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或对节操的坚守,而汪元量则通过这首诗来回应和共勉。同时,这首诗也可以视为汪元量对自身处境和心境的一种抒发和表达,展现了他在乱世中的坚韧和忠诚。
相关诗词
-
草堂无物伴身闲,惟有屏风枕簟间。
本向他山求得石,却于石上看他山。
-
茂林石磴小亭边,遥望云山隔淡烟。
却忆旧游何处是?
翠蛟亭下看流泉。
-
醉倒尚夸云液美,吟看尤觉羽毛轻。
松轩怅望情何限,竹槛留连兴愈清。
水草远含青翠色,野花仍吐细微英。
风来昼榻消残暑,雨过秋蝉送晚声。
仙境每看天路近,风骚不许世纷萦。
饶君先驾云间鹤,雇我还骑海上鲸。
白帝气刚群动肃,道人心正百魔惊。
共欣淡泊居林石,翻笑驱驰到市城。
溪上且同三笑乐,饮中要与八仙争。
莫言酒量全输我,会是诗名数石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