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答梁文杓》

二梁大学同袍旧,晚识郎君亦隽才。
柳永词堪腔里唱,刘叉诗自胆中来。
老夫一榻何曾下,吾子扁舟作麽回。
见说桐城方调卒,未应能筑礼贤台。
作品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给人一种深厚的友情和才华横溢的感觉。诗人通过赞美对方的才华和胆识,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欣赏。同时,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人也展示了一种不羁、自由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对每一句的具体赏析: 1. “二梁大学同袍旧,晚识郎君亦隽才。”诗人开篇就提到了与友人的深厚渊源,他们是大学同窗,虽然相识较晚,但友人的才华却让他印象深刻。 2. “柳永词堪腔里唱,刘叉诗自胆中来。”这两句赞美了友人的才华。柳永是宋代著名的词人,诗人用柳永来比喻友人的词才横溢。而刘叉则是一位唐代诗人,以豪放胆魄著称,诗人用刘叉来比喻友人的诗才横溢和胆识过人。 3. “老夫一榻何曾下,吾子扁舟作麽回。”这两句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常年卧榻不起,而友人则常常乘扁舟出游。这种对比展示了两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自由不羁生活的羡慕。 4. “见说桐城方调卒,未应能筑礼贤台。”最后两句提到了桐城的一个事件,据说当地正在调整官员,可能无法建造礼贤台。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关注,也暗示了对友人未来前程的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赞美友人的才华、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以及关注时事,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敬仰。
创作背景
《答梁文杓》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一首诗。刘克庄在政治上充满着争议,一方面他攀附奸臣贾似道,写下了许多阿谀奉承之作,另一方面他也能够仗义执言,屡次含冤遭贬谪。尽管在仕途并不得意,但刘克庄却被公认为当时的一代文宗。据一些推测,《答梁文杓》这首诗可能是在刘克庄被贬出京城,前往广东担任一个小官时所写,而梁文杓可能是他的好友,为他送行并表达了对他的不平和担忧。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推测,具体创作背景可以参考原诗及序文,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获取更多信息。
诗词关键字: 同袍 郎君 扁舟
相关诗词
  • 1
    [明]
    驻桨梅村夜,风光胜早春。
    直知花是路,不觉月随身。
    草木皆知旧,江湖多贱贫。
    短蓑来往数,等是最闲人。
  • 2
    [宋]
    词真意浃,不屈不狎,端重有法。
    此近世名臣之帖。
    承平流风,尚或可接,予欲以此观相业。
  • 3
    [明]
    月黑山精啸,林深木客哀。
    圣人常御宇,土木未为灾。
    卜洛安元鼎,居中控八垓。
    农窥王室起,士识帝宫巍。
    阿殿凋秦力,章华浚楚才。
    涤阳蒿作柱,崿谷树搜材。
    锦柏葱峦出,香琼暗海来。
    鬼工输大巧,神力逞奇才。
    木理雕龙制,梁文紫凤裁。
    壁珰风自触,帘锦燕空猜。
    复道山河尽,觚棱日月回。
    铃声闻百里,塔影挂三台。
    井幹天为半,昆明海欲回。
    游宫宵避月,飞殿昼行雷。
    浴散胭脂水,香飘宝屑埃。
    池荷夜舒发,室镜火齐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