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五言十首》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诗。首先,通过“青牛先已去,白鹤久方归”的描述,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更迭。青牛代表过去的时光,已经离去,而白鹤则代表更新的时期,虽然归来较晚,但最终还是回来了。这里蕴含着对过去和现在的深思。
后两句“若欲分优劣,老聃贤令威”则通过引用老子(老聃)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评判事物优劣的态度。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倡导顺应自然,不强求。这里借用老子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于优劣评判的看法:不应强求分出优劣,而应顺应自然,接纳每一个阶段和状态。
整首诗深沉、哲理,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引用的典故,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时间和自然规律的深入思考。
 | 
             
创作背景
  
 《杂记五言十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社会背景:刘克庄生活在南宋朝代,这是一个动荡不安、外患不断的时代。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苦难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也激发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思。
2. 个人经历:刘克庄一生坎坷,多次因为言辞直率而得罪权贵,遭到贬谪。他的个人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使他更加关注人民的生活和命运。
3. 文学传统:五言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具有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的特点。刘克庄在创作《杂记五言十首》时,既继承了古代五言诗的传统,又结合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时代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综上所述,《杂记五言十首》的创作背景包括社会背景、个人经历和文学传统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刘克庄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
            
			
            
        
            
                相关诗词
                
 
 -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