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邳州》

身如传舍任西东,夜榻荒邮四壁空。
乡梦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
淮南火后居民少,河北兵前战鼓雄。
万里别离心正苦,帛书何日寄归鸿。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旅途中的孤独、思乡和别离之苦。首联“身如传舍任西东,夜榻荒邮四壁空。”描绘了诗人如传舍般漂泊不定,夜晚在荒凉的邮馆中歇息,四壁空荡,孤独无依。颔联“乡梦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以灯影外的乡梦与雨声中的客愁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和旅途的愁苦。颈联“淮南火后居民少,河北兵前战鼓雄。”则通过描写战后的荒凉和战前的紧张气氛,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悲痛和对和平的期盼。尾联“万里别离心正苦,帛书何日寄归鸿。”用“万里别离”点题,表达了诗人别离家乡的苦楚,同时寄托了对归鸿传来家书的期待。整首诗意境深远,用词精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对和平生活的深深向往。
创作背景
汪元量的《邳州》诗,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历史事件和作者的亲身经历密切相关。首先,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特别是在宋朝与金朝的战争中,许多城市和乡村遭受了破坏和荒凉。邳州作为当时的战略要地,也经历了战火的洗礼。 其次,汪元量本人作为宋朝的官员和文人,亲身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如宋室的南渡、金朝的入侵等。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因此,《邳州》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既包括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也包括了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诗词关键字: 帛书 灯影 四壁
相关诗词
  • 1
    [明]
    薄暮风色寒,移舟宿前渚。
    欹枕不成眠,孤篷夜来雨。
  • 2
    [元]
    青山一发见邳州,落日云迷故国愁。
    父老空传黄石在,仙人已伴赤松游。
    乾坤不信无清气,河水胡为尚浊流。
    野树昏鸦栖未定,数声哀角起高楼。
  • 3
    [宋]
    中原行几日,今日才见山。
    问山在何处,云在徐邳间。
    邳州山,徐州水,项籍不还韩信死。
    龙争虎斗不肯止,烟草漫漫青万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