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四贤像·魏处士》

曾箴王太尉,亦讽寇莱公。
无端两丞相,有愧一山翁。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两位丞相的批评和讽刺,同时对一位山翁感到愧疚。整首诗的情感色彩比较深沉,透露出一种不满和愤懑的情绪。 首句“曾箴王太尉”,点明曾对王太尉进行过劝诫,暗示王太尉没有听从劝告,最终导致了不好的后果。这一句话中充满了遗憾和惋惜之情。 次句“亦讽寇莱公”,表明也对寇莱公进行了讽刺和批评,暗示寇莱公的行为或决策有误。这句话中的语气较为严厉,透露出一种不满和愤怒的情绪。 第三句“无端两丞相”,用“无端”二字表达了对两位丞相的不满和愤慨,认为他们的行为或决策没有道理、不合情理。这句话中的情感色彩非常强烈,透露出一种极度不满和愤怒的情绪。 最后一句“有愧一山翁”,表明对一位山翁感到愧疚,暗示因为两位丞相的错误决策,给这位山翁带来了不幸或损失。这句话中的语气较为沉重,充满了愧疚和自责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两位丞相的批评和讽刺,以及对一位山翁的愧疚表达,传达了作者对于官场腐败、权力斗争等社会问题的愤慨和不满,同时也展现了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创作背景
《题四贤像·魏处士》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四贤”有关。这里的“四贤”通常指的是四位贤士,即魏野、林逋、寇准、赵抃,他们都是宋代的名士,以其高尚的品德和节操而著称。 魏野(公元960年—1019年),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著名诗人。魏野原本也是仕途有望,但却绝了这个念头,一生都没有入仕,而是选择了隐居生活。他筑室陕州东郊,亲手植竹栽树,凿土引泉,将居住环境整治得景趣幽绝,常在泉林间弹琴赋诗,其乐无穷。像这样淡泊名利,隐居不仕的人,自然就被称为处士了。 刘克庄写这首诗,表达了对魏野等高洁之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通过对他们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名利、节操等的思考。
诗词关键字: 太尉 有愧 丞相
相关诗词
  • 1
    [近代]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 2
    [唐]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 3
    [唐]
    闽国扬帆后,蟾蜍亏复圆。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