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杂咏一百首·漆室女》

举国听桓子,呼天诔孔丘。
可怜倚楹女,徒为鲁君忧。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孔子逝世的悲痛和对鲁国未来的忧虑。首句“举国听桓子,呼天诔孔丘。”描述了全国上下都在哀悼孔子的情景,人们呼唤上天来为孔子哭泣。这里通过“举国”一词,展现了孔子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和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可怜倚楹女,徒为鲁君忧。”中的“倚楹女”指的是孔子的弟子,她们倚着柱子哀痛,为空有才华却无法帮助鲁国解脱困境而忧虑。这里通过“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弟子们无奈心情的同情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孔子逝世的悲痛和对弟子们的同情,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道德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忧虑。同时,诗人的笔触也表达了对鲁国未来命运的关切和希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充满了悲痛和忧虑的情绪,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坚守和珍视,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关切和希望。
创作背景
《杂咏一百首·漆室女》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是以历史题材为背景创作的,主要讲述了春秋时期鲁国漆室女的故事。漆室女是一个聪明智慧的女子,她预见到国家将会遭遇灾难,但因为身份卑微而无法向上层社会传达自己的意见。最终,鲁国果然遭到了外敌的入侵,漆室女的预言应验。 刘克庄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是借用了漆室女的故事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那些有远见、有智慧但却被忽视和埋没的人才的赞美和惋惜之情。 以上只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到诗词类网站查询。
诗词关键字: 举国 可怜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