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漆室女》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对孔子逝世的悲痛和对鲁国未来的忧虑。首句“举国听桓子,呼天诔孔丘。”描述了全国上下都在哀悼孔子的情景,人们呼唤上天来为孔子哭泣。这里通过“举国”一词,展现了孔子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和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可怜倚楹女,徒为鲁君忧。”中的“倚楹女”指的是孔子的弟子,她们倚着柱子哀痛,为空有才华却无法帮助鲁国解脱困境而忧虑。这里通过“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弟子们无奈心情的同情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孔子逝世的悲痛和对弟子们的同情,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道德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忧虑。同时,诗人的笔触也表达了对鲁国未来命运的关切和希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充满了悲痛和忧虑的情绪,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坚守和珍视,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关切和希望。
|
创作背景
《杂咏一百首·漆室女》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是以历史题材为背景创作的,主要讲述了春秋时期鲁国漆室女的故事。漆室女是一个聪明智慧的女子,她预见到国家将会遭遇灾难,但因为身份卑微而无法向上层社会传达自己的意见。最终,鲁国果然遭到了外敌的入侵,漆室女的预言应验。
刘克庄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是借用了漆室女的故事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那些有远见、有智慧但却被忽视和埋没的人才的赞美和惋惜之情。
以上只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到诗词类网站查询。
相关诗词
-
尽说彭门新半刾,昆吾剸玉如泥。
功名余事不须为。
才情诗里见,风味酒边知。
好在阿咸同老也,青云往岁心期。
千钟百首兴来时。
伯伦从妇劝,元亮信儿痴。
-
轻风湿湿树斑斑,燕乳鸠鸣春又残。
门巷狭斜无不到,有何人似柳花閒。
-
城上黄花散漫生,溪头绿树忽阴成。
浓春自欲烘人醉,却忆秋风一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