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岁暮过信州灵溪》

不弹长铗叹无车,独倚枯筇面碧虚。
兵破乡村人住少,火烧桥道客行疏。
云低天阔鹰呼隼,水落溪喧獭趁鱼。
东骛西驰归未得,明朝又是岁将除。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生动描绘战后乡村景象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后荒凉破败之景的感叹以及对归乡之路的深深忧虑。 首联“不弹长铗叹无车,独倚枯筇面碧虚。”诗人用“不弹长铗”这个典故,表明自己虽然贫困,但是并不因此感到羞愧或沮丧。“独倚枯筇面碧虚”则描绘出诗人独自倚着拐杖,面对着空旷苍茫的景象,展现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颔联“兵破乡村人住少,火烧桥道客行疏。”通过对战后乡村的描绘,生动展现出战争的破坏力。乡村被破坏,人口稀少,桥梁道路被火烧毁,行人也稀疏,这两句诗充满了对战乱后果的悲痛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颈联“云低天阔鹰呼隼,水落溪喧獭趁鱼。”视角转向自然,描绘出广阔的天空中鹰隼呼啸,水落的溪流中水獭捕鱼的生动景象。这两句诗充满了生命力,也暗示着自然生活的恢复和重生。 尾联“东骛西驰归未得,明朝又是岁将除。”诗人表达了自己无法归乡的无奈和焦虑,同时“明朝又是岁将除”也传达出一种对时间无情流逝的哀感。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战乱后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悲痛,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归乡的期盼和焦虑。
创作背景
《岁暮过信州灵溪》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宋代政治动荡、社会不安定,以及诗人自身的遭遇和心境。具体背景可能与诗人在岁暮时节路过信州灵溪,感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同时表达对故乡和旧日的怀念之情有关。这些情感可能在诗歌中得到了体现。要了解更准确的创作背景,建议查阅与这首诗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诗词关键字: 火烧 乡村 又是
相关诗词
  • 1
    [唐]
    灵溪宴清宇,傍倚枯松根。
    花药绕方丈,瀑泉飞至门。
    四气闭炎热,两崖改明昏。
    夜深月暂皎,亭午朝始暾。
    信是天人居,幽幽寂无喧。
    万壑应鸣磬,诸峰接一魂。
    遂登仙子谷,因醉田生樽。
    时节开玉书,窅映飞天言。
    心化便无影,目精焉累烦。
    忽然与霄汉,寥落空南轩。
  • 2
    [南北朝]
    从弟弘元。
    为骠骑记室参军。
    义熙十一年十月十日。
    从镇江陵。
    赠以此诗。
    毖彼明泉。
    馥矣芳荑。
    扬晔神皋。
    澄清灵溪。
    灼灼吾秀。
    徽美是谐。
    誉必德昭。
    志由业栖。
  • 3
    [唐]
    灵溪氛雾歇,皎镜清心颜。
    空色不映水,秋声多在山。
    世人久疏旷,万物皆自闲。
    白鹭寒更浴,孤云晴未还。
    昔时让王者,此地闭玄关。
    无以蹑高步,凄凉岑壑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