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重九日宿顺昌步云阁绝句七首呈味道明府》
傍邑曾为劫火尘,独兹犹是太平民。 儿时所历今三纪,便唤溪山作故人。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曾经遭受战火洗劫的村落,如今依然太平宁静的景象。诗人通过儿时的回忆,将过去的苦难与现在的和平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赞美之情。
首句“傍邑曾为劫火尘”,以“傍邑”与“此”对比,点出了战火对这个村落的影响,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毁灭性。而次句“独兹犹是太平民”,一个“独”字突出了这个村落的幸免于难,一个“犹”字则强调了这里的居民依然过着太平的生活。
第三句“儿时所历今三纪”,诗人通过“儿时所历”与“今三纪”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成长,同时也凸显了诗人对故乡历史的深深了解和怀念。最后一句“便唤溪山作故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溪山比作故人,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深厚感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拟人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
创作背景
《丁酉重九日宿顺昌步云阁绝句七首呈味道明府》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重阳节日:诗歌标题中的“重九日”是指重阳节,这是一个传统的中国节日,古人常常在这一天登高、赏菊、饮酒,同时也是一个寄托思念和感慨时光的节日。这一天对诗人来说可能有着特殊的意义,引发了他的创作欲望。
2. 地点环境:诗人住在“顺昌步云阁”,这个地方的环境、景色可能给诗人带来了灵感,或者让他产生了某种感慨。
3. 人际交往:诗歌是呈给“味道明府”的,也就是说,这可能是诗人与味道明府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通过诗歌来表达情感或者分享感受。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包括了重阳节的特殊氛围、顺昌步云阁的环境景色以及诗人与味道明府的人际交往等因素。
相关诗词
-
蓐食鸣鸡晓,空山啼鸟春。
远钟何处寺,残月独行人。
书剑嗟黄发,江湖起战尘。
南游未得意,北望正伤神。
-
京口人来说禁江,似闻胡骑再跳梁。
夜来急递传新报,见说官军战顺昌。
-
笔下千机锦,胸中一滴金。
乾坤春瓮阔,风月夜楼深。
世绝夫君操,人谁梁父吟。
只寻云外路,谁复听寒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