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沈兢》
僦居初不恶,门巷接溪湾。 有谱曾评菊,无钱可买山。 吟驱生计拙,愁积鬓毛斑。 远示诸名作,閒题馹寄还。 |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僦居(租居)在溪湾附近的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联“僦居初不恶,门巷接溪湾”,以平实的语言描述了居住环境,虽为租居,但并不觉得恶劣,门巷紧接着溪湾,环境宜人。
颔联“有谱曾评菊,无钱可买山”,以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诗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虽然物质上贫穷,无法购买山林,但精神生活丰富,有谱评菊,自得其乐。
颈联“吟驱生计拙,愁积鬓毛斑”,生动描绘了诗人因生计艰难而发愁,以致鬓发斑白的形象,展示了生活的艰辛。
尾联“远示诸名作,閒题馹寄还”,则表达了诗人虽然生活困苦,但并不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仍然以邮寄的方式与友人分享和交流诗作。
整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租居者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表现了诗人在困苦中的坚韧和乐观精神,以及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
创作背景
**《赠沈兢》是宋朝诗人赵希迈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赵希迈,字端行,(一二三四至一三一四)宋朝缙云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入元,为休宁令。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从诗题《赠沈兢》来看,这是一首赠送给名为沈兢的人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赞美,而具体的创作背景,如两人之间的交往故事、沈兢的特质或成就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解读诗歌内容才能得知。
相关诗词
-
相逢问姓名亦存,别时无子今有孙。
山上双松长不改,百家唯有三家村。
村南村西车马道,一宿通舟水浩浩。
涧中磊磊十里石,河上淤泥种桑麦。
平坡冢墓皆我亲,满田主人是旧客。
举声酸鼻问同年,十人六七归下泉。
分手如何更此地,回头不语泪潸然。
-
卷上芳名旧所知,见君还恨识君迟。
数茎短发沾霜白,一叶扁舟触浪危。
问遍菊名因作谱,画将兰本要求诗。
向南邵邑多经过,楚士能狂更有谁。
-
春山如黛柳如烟,罨画楼台小洞天。
容得踏云双短屐,碧桃花里访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