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上》
作品赏析
|
这首五言诗表达了一种对功名和仕途的疲惫之感,同时充满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自身的体验,对功名与自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
首句“身为功名役”,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被功名所累的苦闷心境。“役”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追求功名过程中的艰辛与无奈。
次句“因思队者贤”,诗人通过“思队者贤”来表达对隐居者的羡慕。“队者”指的是那些超脱于功名之外,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人。
第三句“只行山后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向往的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倾慕。
结句“羞过钓台前”,以“羞”字表达了诗人对追逐功名利禄的羞愧之情,而“钓台”则通常用来象征隐居之处。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山林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诗歌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抒发了诗人的真情实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
创作背景
《陵上》是宋朝诗人胡仲参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社会环境和历史事件紧密相关。了解《陵上》的创作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首先,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成为了当时文人雅士表达情感、思想的重要手段。胡仲参作为宋朝的诗人,自然受到了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
其次,宋朝也是一个战乱频仍的时代,国家分裂、外族入侵使得民众生活困苦。胡仲参在《陵上》一诗中,可能借古讽今,通过描绘历史上的陵墓,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此外,诗人的个人经历也是创作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胡仲参在创作《陵上》时,可能正经历着人生的起伏波折,对生死、荣辱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从而在诗中流露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感。
综上所述,《陵上》的创作背景包括了宋朝的文化氛围、社会现实以及诗人个人的经历和体悟。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胡仲参在诗中的表达和情感。
相关诗词
-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
万山深处断人烟,溪水潺潺接涧泉。
白发老僧陵上住,晋朝松在屋头边。
-
阴阴陵上柏,离离陵上草。
樵儿与牧竖,踯躅陵上道。
蜕骨出榛莽,后土不爱宝。
衰暗吊寂寞,寒蟾照枯槁。
白云散同漫,西风不敢扫。
盖棺千年后,既往不能保。
人生血肉躯,百年终丑老。
安得紫微书,遗我一火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