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林梅臞西淙瀑布图韵》

瀑驶惊风雨,危悬峭壁前。
临流清客耳,入夜搅幽眠。
旁是龙为庙,高疑山有仙。
一尘飞不到,长似九秋天。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瀑布景象,以及瀑布所带来的影响和周边的环境。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清幽环境的向往。 首联“瀑驶惊风雨,危悬峭壁前”,以磅礴的气势勾勒出瀑布的形象,瀑布从高高的峭壁上飞流直下,如同疾风骤雨一般,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颔联“临流清客耳,入夜搅幽眠”,描绘了瀑布的声音。清脆的瀑布声让人洗耳恭听,而到了夜晚,这声音搅扰了人们的宁静睡眠,也展示了瀑布的震撼力。 颈联“旁是龙为庙,高疑山有仙”,以龙和仙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瀑布的神秘和壮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魅力。 尾联“一尘飞不到,长似九秋天”,则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瀑布周边的环境。这里一尘不染,空气清新,仿佛长久以来都是秋天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清幽和静谧。 整首诗以瀑布为中心,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瀑布的形象和影响,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魅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清静、神秘的大自然的向往和赞美。
创作背景
《和林梅臞西淙瀑布图韵》是宋朝诗人胡仲参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自然景观的启发:诗人可能被西淙瀑布的壮丽景色所震撼,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和创作的冲动。 2. 对友人的情感:诗题为“和林梅臞”,说明这是和友人林梅臞的唱和之作,可能诗人与友人一同观赏了西淙瀑布,或者友人创作了关于西淙瀑布的诗,诗人因此和诗。 3. 社会背景:宋朝时期,文人雅士常常通过诗歌来抒发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慨。这首诗可能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人心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综合了自然景观、人情社交和时代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
诗词关键字: 清客 峭壁 入夜
相关诗词
  • 1
    [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2
    [唐]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 3
    [唐]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
    厓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
    直上孤顶高,平看众峰小。
    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
    青翠满寒山,藤萝覆冬沼。
    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
    鸣钟集人天,施饭聚猿鸟。
    洗意归清净,澄心悟空了。
    始知世上人,万物一何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