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田》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农耕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尊重。让我们一起深入地赏析这首诗。
首句“圩田依涧水”,这里运用了生动的地理描绘,勾勒出一幅山田傍水而建的景象,既有山田的静谧,又有溪流的动态美,形成了动静结合的优美画面。同时,“依”字用得巧妙,既表现了山田和涧水之间的依赖关系,也赋予了山田生命和性格。
次句“入夏未栽禾”,这里明确指出了季节——夏天,但同时也表明了农事活动的延迟,即“未栽禾”。这一描述既符合自然规律,也体现了农耕生活的节奏和时序。
第三句“不是春耕晚”,这里通过否定句的形式,进一步解释了农事延迟的原因,不是因为春天的耕作晚了,而另有其他原因。
最后一句“山中寒气多”,这里揭晓了答案,原来是因为山中寒气较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农耕活动的进行。这一描述既符合自然地理的规律,也体现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深入理解和体验。
整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理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
创作背景
胡仲参的《圩田》是一首描述农田景象和耕种生活的诗。创作背景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环境:诗中的“圩田依涧水”描绘了农田依傍着山涧的景象,这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也可能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2. 农耕生活:诗中提到“入夏未栽禾”,暗示了农耕时节已经到来,但农田里还未种下禾苗。这可能反映了当地的农耕习惯和气候特点。
3. 社会经济:胡仲参所处的宋代,农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农田和农耕生活成为诗人关注的重要题材。
综上所述,《圩田》的创作背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农耕生活和社会经济密切相关,诗人通过对农田景象的描绘,展示了农耕生活的辛劳和付出。
相关诗词
-
周遭圩岸缭山城,一眼圩田翠不分。
行到秋苒初熟处,翠茸锦上织黄云。
-
儿郎辛苦莫呼天,一日修圩一岁眠。
六七月头无点雨,试登高处望圩田。
-
圩田元是一平湖,凭伏儿郎筑作圩。
万雉长城倩谁守,两堤杨柳当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