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岳鄂王行实》
飞鹄来何意,英雄此日生。 山河张胆气,宇宙载风声。 一片堂中纸,千年身后名。 至今坟上木,犹作不平鸣。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英勇的飞鹄与英雄相互呼应,共同展现出壮烈激昂的气氛。首联“飞鹄来何意,英雄此日生”中,飞鹄象征着勇猛与刚毅,而英雄的诞生则更加强调了这一主题。飞鹄的到来寓意着某种重大的意义和目的,与英雄的诞生相呼应,凸显出一种英勇无畏的气概。
颔联“山河张胆气,宇宙载风声”进一步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展示了山河的雄伟和宇宙的广袤。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河和宇宙赋予了胆气和风声,更加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与浩渺。
颈联“一片堂中纸,千年身后名”则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英雄事迹的传世价值。堂中的一片纸,虽然轻薄易朽,但却承载了英雄千年的身后名声。这一对比突显了英雄精神的不朽和传承千年的价值。
尾联“至今坟上木,犹作不平鸣”则以坟上木的鸣声作结,表现了英雄精神的不灭。即使在英雄离世之后,他们的精神仍然存在于世间,激励着后人。这里的“不平鸣”寓意着对英雄事迹的感慨和怀念,也表达了人们对英雄精神的敬仰和传承。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英雄与飞鹄的英勇无畏,强调了英雄精神的不朽和传承的价值。同时,通过坟上木的鸣声,表达了人们对英雄精神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
创作背景
《读岳鄂王行实》是宋代诗人胡仲参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有关。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中国历史上著名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
胡仲参在创作《读岳鄂王行实》这首诗时,可能是受到了岳飞英勇抗金事迹的感动,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岳飞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诗歌中可能涉及到了岳飞的生活经历、战功以及被冤屈杀害等历史事件,以此来表达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相关诗词
-
傅张不得终经制,韩岳何劳更枕戈。
载主空传之建业,行宫渐侈似宣和。
班朝清海成三恪,振旅朱仙泣两河。
惆怅一生吞虏计,止余遗草泣孙珂。
虏血横吞直指燕,泰垣心腑礻受方缠。
将军河上能争地,丞相闺中善格天。
蚤有雕儿贪厚饵,尚期龙府醉诸贤。
张秦总是明经客,何但书生拜马前。
¤
-
天造临安胜雒中,西湖浑似化人宫。
两高黛抹垂帘见,千里香吹合殿通。
循国千珍天府并,刘家双玉越姬空。
也曾回首栖鸦岭,日暮愁云接混同。
¤
-
中原枢管是荆襄,恢复从兹起旧疆。
蝼蚁也须先斩馘,麟猊何敢尚披猖。
异时得固三年守,兹日先培六郡良。
谁把君侯经画苦,都堂一问贾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