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闻报》

已报旱云连蓟北,更看洪水涨江东。
天高未鉴桑林祷,河决难成瓠子功。
周制备荒储九载,汉家闻异策三公。
小臣亦愿输余税,却奈归田岁不丰。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天灾人祸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首联“已报旱云连蓟北,更看洪水涨江东”描绘了北方旱灾和东方水灾的严重情况,突显了灾害的范围和程度。颔联“天高未鉴桑林祷,河决难成瓠子功”则表现了人们对于天灾的无奈和祈求,同时也暗示了政府救灾的不力。颈联“周制备荒储九载,汉家闻异策三公”引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储备和应急能力的期望。尾联“小臣亦愿输余税,却奈归田岁不丰”则是诗人自身愿意为国家分担困难,但却无法奈何自然灾害的无奈之情。 整首诗情感沉郁,表现了诗人对于人民疾苦的关切和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于历史典故的引用,呼吁政府加强储备和应急能力,以应对未来的灾害。
创作背景
《闻报》是明朝文学家皇甫汸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明代嘉靖年间倭寇侵扰东南沿海地区的事件有关。当时,倭寇频繁侵袭,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皇甫汸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民遭受苦难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在诗中,皇甫汸描述了战火纷飞、家园破败的景象,以及人们流离失所、痛苦不堪的状况。他借古讽今,以历史典故来呼吁当政者加强国防、保卫国家,同时也表达了对英勇抗敌的将士们的敬意。 综上所述,《闻报》的创作背景与明代嘉靖年间倭寇侵扰东南沿海地区的事件密切相关,体现了皇甫汸对国家命运和人民苦难的关注和担忧。
诗词关键字: 瓠子 归田 桑林
相关诗词
  • 1
    [唐]
    一纪尊名正,三时孝养荣。
    高居朝圣主,厚德载群生。
    武帐虚中禁,玄堂掩太平。
    秋天笳鼓歇,松柏遍山鸣。
    威仪备吉凶,文物杂军容。
    配地行新祭,因山托故封。
    凤飞终不返,剑化会相从。
    无复临长乐,空闻报晓钟。
    追攀万国来,警卫百神陪。
    画翣登秋殿,容衣入夜台。
    云随仙驭远,风助圣情哀。
    只有朝陵日,妆奁一暂开。
  • 2
    [唐]
    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
    强号为蛙哈,于实无所校。
    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皰。
    跳踯虽云高,意不离泞淖。
    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
    我弃愁海滨,恒愿眠不觉。
    叵堪朋类多,沸耳作惊爆。
    端能败笙磬,仍工乱学校。
    虽蒙勾践礼,竟不闻报效。
    大战元鼎年,孰强孰败桡。
    居然当鼎味,岂不辱钓罩。
    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
    常惧染蛮夷,失平生好乐。
    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
    猎较务同俗,全身斯为孝。
    哀哉思虑深,未见许回棹。
  • 3
    [宋]
    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老夫笑把东西玉,坚子难藏上下盲。
    酒阵时闻报三捷,诗坛元不费单枪。
    夜来梦入清凉国,风月冰人别是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