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石山观音寺》
绿阴深处石桥横,才入山门意便清。 林下一僧无个事,时来倚树听泉声。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一个清静幽雅的山林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
首句“绿阴深处石桥横”,用浓郁的绿阴和横卧的石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立刻感受到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息。
次句“才入山门意便清”,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清静的氛围。“才入山门”便感到意境清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热爱。
末两句“林下一僧无个事,时来倚树听泉声”,描绘了一个僧人在林下悠闲无事,时而倚树倾听泉水的声音,形象生动,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这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整首诗以景生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渲染,展现了一个清静幽雅的山林景象,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创作背景
《游白石山观音寺》是宋朝诗人胡仲参游览白石山的观音寺时有感而发创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自然景观的启发:诗人胡仲参在游览白石山的观音寺时,被白石山的美景所吸引,受到了自然景色的启发,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2. 宗教文化的感悟:观音寺是一座佛教寺庙,诗人在参观寺庙时,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肃穆,同时也对观音菩萨的慈悲救渡产生了深深的敬仰,这些宗教文化的感悟也成为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综上所述,《游白石山观音寺》的创作背景是诗人胡仲参在游览白石山的观音寺时,受到了自然景色和宗教文化的双重启发,从而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相关诗词
-
观音寺里泉经品,今日唯存玉乳名。
定是年来无陆子,日香收入柳枝瓶。
-
黄尘满道客衣穿,古寺荒凉暂息肩。
倦体收来便稳榻,汗颜濯去快寒泉。
野僧治饭挑蔬至,童子携茶对客煎。
夜久月高风铎响,木鱼呼觉五更眠。
-
金粟如来翠葆中,天香飘堕梵王宫。
西风一帚无留迹,印证浮生色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