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程评事西园之作》

谁向春莺道,名园已共知。
檐前回水影,城上出花枝。
摇拂烟云动,登临翰墨随。
相招能不厌,山舍为君移。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首先,诗的首句“谁向春莺道”直接引出诗人对春天的思考和关注暗示着春天是一年中最富有生命力和美丽的季节。诗人询问谁能向春莺传达自己的想法,而春莺则是在春天的歌声中唱出对春天的赞美和欢快之情。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接下来,“名园已共知”一句,诗人用“名园”来形容春天,表达了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人们最向往的季节。而“已共知”则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之情。 “檐前回水影,城上出花枝”两句,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前一句描述了屋檐前的水波倒映着阳光的影子,美不胜收;后一句则描绘了城墙上盛开的花朵,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摇拂烟云动,登临翰墨随”两句,诗人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动态美。春天的风吹拂着云烟,给人一种轻盈、活泼的感觉;而诗人登高远望,则如同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最后,“相招能不厌,山舍为君移”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或亲人的邀请和期待。诗人邀请对方来到自己的山舍做客,感受春天的美丽和温馨。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和亲人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创作背景
《程评事西园之作》是唐代僧人法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经历和他与友人程评事的交往有关。法振是唐代的诗僧,他曾游历各地,与当时的文人雅士有很多交往。在某个春天,他应友人程评事之邀,参观了程评事位于西园的别墅。西园景色优美,春意盎然,法振受到了感染,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词关键字: 回水 翰墨 登临
相关诗词
  • 1
    [唐]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2
    [唐]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 3
    [唐]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入闲易有芳时恨,地胜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