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向春莺道,名园已共知。 檐前回水影,城上出花枝。 摇拂烟云动,登临翰墨随。 相招能不厌,山舍为君移。 |
|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首先,诗的首句“谁向春莺道”直接引出诗人对春天的思考和关注,暗示着春天是一年中最富有生命力和美丽的季节。诗人询问谁能向春莺传达自己的想法,而春莺则是在春天的歌声中唱出对春天的赞美和欢快之情。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接下来,“名园已共知”一句,诗人用“名园”来形容春天,表达了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人们最向往的季节。而“已共知”则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之情。 “檐前回水影,城上出花枝”两句,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前一句描述了屋檐前的水波倒映着阳光的影子,美不胜收;后一句则描绘了城墙上盛开的花朵,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摇拂烟云动,登临翰墨随”两句,诗人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动态美。春天的风吹拂着云烟,给人一种轻盈、活泼的感觉;而诗人登高远望,则如同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最后,“相招能不厌,山舍为君移”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或亲人的邀请和期待。诗人邀请对方来到自己的山舍做客,感受春天的美丽和温馨。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和亲人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