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饮酒三首》

怒则乖天和,喜亦伤大雅。
喜怒同使臣,胸臆若传舍。
来去本无端,不乘车与马。
一气自起灭,万形非真假。
十年会此理,欲辩言愈寡。
中心久藏之,当告知音者。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思辨,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 首句“怒则乖天和,喜亦伤大雅”开篇点题,表达了诗人对喜怒哀乐过于强烈的否定态度。在诗人看来,过度的愤怒会破坏天地间的和谐,过度的喜悦则会伤害到崇高雅正。这显然是诗人对于人世纷争的深刻反思,对于人性过度的物质追求的警醒。 “喜怒同使臣,胸臆若传舍”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前两句的哲理思考。诗人将喜怒比喻为使者,它们如同使臣一般,不断地在人们心中来去,而人们的心却像驿站一样,接纳它们的到来和离去。这种比喻形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过于物欲的忧虑。 “来去本无端,不乘车与马”两句则是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深刻体验。人生中的一切,无论是来还是去,都是无端的,就像乘车骑马一样,没有固定的轨迹。这种体验既包含了对于人生的悲观,也包含了对于人生的清醒认识。 “一气自起灭,万形非真假”两句则是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在诗人看来,万物都是气运的自然变化,没有真实与虚假之分。这种思考既包含了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也包含了对于人生无常的接受。 “十年会此理,欲辩言愈寡”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道理的思考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而越深入思考,想要表达清楚就越困难。这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道理的深深感悟,也表达了他对于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哲理的无奈。 最后,“中心久藏之,当告知音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哲理的深深珍视,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个道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思辨,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创作背景
**宋登春的《饮酒三首》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个人经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有关**。具体背景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 时代背景:明朝时期,社会风气多变,文人常常借助诗歌来表达对时事的不满或个人的情感。 2. 个人经历:宋登春可能在生活中遭遇了一些事情,使他产生了饮酒抒怀的冲动。通过诗歌,他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态度。 3. 对生活的感悟:诗歌可能反映了宋登春对生活的某种感悟,比如人生的短暂、世事的无常等,借助饮酒来抒发胸臆。 这些都是推测性的背景,如果要了解更确切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查阅与宋登春《饮酒三首》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诗词关键字: 知音者 胸臆 使臣
相关诗词
  • 1
    [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2
    [魏晋]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
    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 3
    [魏晋]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