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侄》

拥衾听良夜,风叶不馀飞。
天地清霜冷,江湖旅雁归。
幽人惜短梦,游子念征衣。
穷老人间世,愁城屡合围。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风叶不再飘飞,天地间弥漫着清冷的霜气,江湖上的旅雁也已经归巢。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表达了幽居之人对短暂梦境的珍惜和游子对征衣的思念。整首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穷困和愁苦。 首联“拥衾听良夜,风叶不馀飞”,通过“拥衾”这个动作和“听良夜”这个状态,展现了诗人独自度过寂静夜晚的场景。“风叶不馀飞”一句则表现出风已经停止,树叶不再飘落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夜的静谧。 颔联“天地清霜冷,江湖旅雁归”,通过描写自然界的景象,表现了秋冬交替的季节感。“天地清霜冷”一句,描绘了天地间弥漫的清冷气息,“江湖旅雁归”则表现了雁群南飞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氛围。 颈联“幽人惜短梦,游子念征衣”,通过“幽人”和“游子”两个形象,表现了不同人对梦境和征衣的思念。“幽人惜短梦”一句,展现了幽居之人对短暂梦境的珍惜,“游子念征衣”则表现了游子对远方征衣的思念。 尾联“穷老人间世,愁城屡合围”,通过“穷老”和“愁城”两个形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穷困和愁苦。“穷老人间世”一句,展现了诗人在人世间经历的困苦,“愁城屡合围”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像城堡一样被围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愁苦。同时,诗人也通过幽居之人和游子的形象,表达了对不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
创作背景
《寄侄》是宋朝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陈造的家族情况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在宋代,由于社会动荡和战乱,家族亲人之间往往分散各地,很难相见。陈造的侄子可能在外地生活或学习,因此他们之间有了一段时间的分离。 在这首诗中,陈造表达了对侄子的思念和关怀,同时也寄托了对家族团聚和亲情延续的美好愿望。诗歌可能创作于某个特定的节日或季节,以增加诗意的氛围。 总之,《寄侄》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陈造的家族情感和社会环境,体现了诗人对亲情和团聚的向往。
诗词关键字: 合围 游子 老人
相关诗词
  • 1
    [明]
    弥旬苦局促,扰扰曷能止。
    鸣琴不成调,摊书聊复已。
    风定荷气清,日出茶烟紫。
    烦襟望一舒,开轩俟吾子。
  • 2
    [唐]
    采菊偏相忆,传香寄便风。
    今朝竹林下,莫使桂尊空。
  • 3
    [宋]
    尔亦为贫驱,窗间砚欲枯。
    自从村墅别,曾到陕山无。
    寒圃应肥菜,秋霖怕损租。
    有旧供夜读,时一唤吾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