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咏芭蕉》

虚明旱藕千丝透,清冷寒泉百脉来。
绿烛怕烧先自障,青牋欲寄倩谁裁。
正怜夜雨敲篷响,只恐秋风裂扇开。
月下徘徊清影动,却疑翠凤下瑶台。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诗,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诗人将读者带到了一个清凉、静谧的自然世界。 首联“虚明旱藕千丝透,清冷寒泉百脉来”,用旱藕和寒泉的形象,描绘出了一幅清新、明亮的自然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颔联“绿烛怕烧先自障,青牋欲寄倩谁裁”,通过绿烛和青牋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动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敬畏和珍视之情。 颈联“正怜夜雨敲篷响,只恐秋风裂扇开”,通过对夜雨和秋风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关注,同时也渲染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尾联“月下徘徊清影动,却疑翠凤下瑶台”,通过月下徘徊和翠凤的比喻,将整首诗的氛围推向了高潮,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美妙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赞美,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诗人的笔触细腻、生动,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创作背景
**《咏芭蕉》是宋朝诗人舒岳祥所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能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情有关,具体创作背景并未明确记载**。在诗中,舒岳祥通过描绘芭蕉的形象和特性,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和思想。诗中的芭蕉可能寓意着诗人的某种情感或心境,但具体含义需要根据诗的内容进行解读。
诗词关键字: 瑶台 秋风 徘徊
相关诗词
  • 1
    [唐]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 2
    [唐]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 3
    [元]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