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明旱藕千丝透,清冷寒泉百脉来。 绿烛怕烧先自障,青牋欲寄倩谁裁。 正怜夜雨敲篷响,只恐秋风裂扇开。 月下徘徊清影动,却疑翠凤下瑶台。 |
| 这是一首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诗,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诗人将读者带到了一个清凉、静谧的自然世界。 首联“虚明旱藕千丝透,清冷寒泉百脉来”,用旱藕和寒泉的形象,描绘出了一幅清新、明亮的自然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颔联“绿烛怕烧先自障,青牋欲寄倩谁裁”,通过绿烛和青牋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动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敬畏和珍视之情。 颈联“正怜夜雨敲篷响,只恐秋风裂扇开”,通过对夜雨和秋风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关注,同时也渲染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尾联“月下徘徊清影动,却疑翠凤下瑶台”,通过月下徘徊和翠凤的比喻,将整首诗的氛围推向了高潮,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美妙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赞美,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诗人的笔触细腻、生动,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