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頫江三绝赵宰增为四复次韵答之》
泛香樽佾飞云上,着色江山泚笔前。 乾鹊鸣鸠共晴昼,长红短绿各华年。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色彩和活力的诗,给人一种生动的视觉和感官体验。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的世界。
首句“泛香樽佾飞云上”,这里的“泛香”和“飞云”形成了一种动人的景象,仿佛能闻到美酒的香气,看到云彩飞扬。这不仅展示了场景的生动,也暗示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次句“着色江山泚笔前”,这里的“着色”和“泚笔”描绘了诗人绘画江山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挥洒自如的创作状态,以及江山美景在诗人笔下的生动再现。
第三句“乾鹊鸣鸠共晴昼”,这里的“乾鹊”和“鸣鸠”是充满生活气息的意象,而“晴昼”则点明了时间。这种生动的自然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生动气氛。
最后一句“长红短绿各华年”,“长红短绿”形象地描绘了各种花卉的绚烂色彩,“各华年”则表达了每种花卉都在自己的花期中绽放,形成了五彩斑斓的景色。
整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生动的气息和丰富的色彩,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语言也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创作魅力。
|
创作背景
《登頫江三绝赵宰增为四复次韵答之》是宋朝诗人陈造创作的一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地理位置与环境:頫江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人文环境丰富的地方。诗人陈造在这里登高远眺,被江景美景所吸引,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2. 人际交往:赵宰是陈造的好友,两人之间有深厚的情谊。赵宰增加为四复次韵,即四次重复的诗句,陈造便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
3. 诗人的情感表达:陈造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借助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与情感。
综上所述,《登頫江三绝赵宰增为四复次韵答之》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地理位置、人际交往以及诗人的情感表达等方面。
相关诗词
-
秋风一何厉,吹尽山中绿。
可怜凌云条,化为樵夫束。
凛然造物意,岂复私一木。
置身有得地,不问直与曲。
青松未必贵,枯榆还自足。
纷然落叶下,萧条愧华屋。
-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
攀条揽柔荑,回首惊脱叶。
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
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
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
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
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
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
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
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
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