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周此山》
梅花台越路,来往此番新。 风月三间屋,乾坤六尺身。 枕中铅汞术,笔下蕙兰春。 听说西江事,庐目面目真。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新脱俗,雅致孤高的意境,通过梅花、风月、乾坤、枕中铅汞术、笔下蕙兰春等元素,展现了一种文人雅士的风骨和精神追求。诗中的“梅花台越路,来往此番新”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台越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追求新颖、独特的个性特点。接下来的“风月三间屋,乾坤六尺身”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立思考和追求。
“枕中铅汞术,笔下蕙兰春”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炼丹术和文学创作的热爱,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追求。最后的“听说西江事,庐目面目真”则表达了诗人对西江事情的关注和了解,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真实、清晰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追求,同时也呈现了文人雅士的风骨和精神境界。
|
创作背景
**《赠周此山》是宋朝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主要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舒岳祥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盛行的时代。同时,他也是一位具有深厚学识和才华的诗人,善于通过观察自然和人生,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情感。
在这首诗中,舒岳祥通过赞美周此山的品格和才华,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珍视之情。同时,诗歌中也流露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体现了舒岳祥的哲学思考和审美追求。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到古诗文网站查询或请教语文老师。
相关诗词
-
当年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
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
子云好饮酒,家在成都县。
制赋已百篇,弹琴复千转。
敬通不富豪,相如本贫贱。
共作失职人,包山一相见。
-
缄诚上达魏元君,俄顷神霄下鹤群。
顶炼大还丹鼎火,翅沾南岳岭头云。
仙人骐骥秋风远,王子笙箫午夜闻。
惆怅世间留不住,却骖鸾鹤出霞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