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秦纪七绝》
人所难言敢纳忠,祖龙虽暴却英雄。 同时见者皆虀粉,肯活茅焦沸鼎中。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英勇无畏,敢于直言进谏的英雄形象,尽管他面临的是暴虐的秦始皇,但仍然坚持自己的忠诚与原则。诗的开篇直接点明了这个人的品质,他不怕强权,敢于纳忠言,即便面对的是如“祖龙”一般的暴君,他也表现出英勇无畏的气概。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进一步凸显了这个英雄的形象。诗中的“同时见者皆虀粉”描绘了其他人在面对秦始皇的暴政时的恐惧与顺从,而这个人却敢于在“沸鼎中”生存,这里的“沸鼎中”象征着危险且艰难的环境。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一个无畏、忠诚、英勇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英勇无畏、坚持真理的精神的赞扬。同时,也通过秦始皇的暴政暗示了诗人对于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
创作背景
《读秦纪七绝》是宋朝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是基于诗人对秦朝历史的研究和反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统一王朝,但也因其苛政和短暂而亡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刘克庄通过阅读秦朝的历史纪录,对秦朝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评论,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和感慨。
具体来说,《读秦纪七绝》这组诗涵盖了秦朝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秦始皇的统一六国、修建长城、焚书坑儒等,以及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和教训。诗人通过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绘,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类的悲欢离合,引发了读者对历史的深思和反思。
相关诗词
-
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
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
-
为人切莫用欺心,举头三尺有神明。
若还作恶无报应,天下凶徒人吃人。
-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