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调官归》

穰穰衣冠地,眈眈公辅居。
云霄有捷径,尘土且长裾。
老去怀归切,生知与世疎。
解装漫刺在,况说子公书。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繁华而又忙碌的权贵世界,与诗人自身疏远世俗、向往归隐的心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首联“穰穰衣冠地,眈眈公辅居”描绘了权贵们繁华盛丽的居所,衣冠楚楚,显得威严而又尊贵。这一联中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权贵们的奢华生活。 颔联“云霄有捷径,尘土且长裾”进一步描绘了权贵们的生活状态,他们身处高位,似乎有着直达云霄的捷径,而他们的衣袍长裾却沾染着尘土,暗示着他们虽然身居高位,但仍旧需要为世俗事务而忙碌。 颈联“老去怀归切,生知与世疎”则展示了诗人自己的心境,随着年岁的增长,他越发怀念故乡,感到与世俗的疏远。这里的“老去”与“生知”对比,强调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尾联“解装漫刺在,况说子公书”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权贵世界的淡漠态度,他解下装备,漫不经心地刺入,更不用说去阿谀奉承权贵们的书信了。这里通过“解装漫刺”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疏离感。 整首诗通过对权贵世界的描绘与自身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漠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意境深远,让人回味。
创作背景
《调官归》是宋朝诗人陈造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自身的仕途经历,二是当时的社会环境。 1. 作者仕途经历:陈造是一位在宋朝仕途颇为坎坷的诗人,他多次调任,官职变动频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他自身的仕途经历密切相关,表达了他在调任途中的感慨和思考。 2. 社会环境:宋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诗人陈造在此背景下,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切和对民生的关注。 综上所述,《调官归》的创作背景是陈造的仕途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反映。
诗词关键字: 衣冠 捷径 尘土
相关诗词
  • 1
    [宋]
    大儿都门久栖栖,小儿调官今复西。
    邻家父子我所羡,泥水没膝扶耕犁。
  • 2
    [宋]
    绿野带江春漠漠,露湿花蔫朝暮薄。
    年芳婉娩欲辞人,啼鸟殷勤劝行乐。
    提壶真起予,十千美酒当剩沽。
    金龟宝貂家所无,持底可过黄公垆。
    调官东来今几日,谓有公田宜种秫。
    朝廷未除私酿律,安得一试焦革术。
    提壶鸟,叹吾与尔皆悠悠。
    君不见长安两市多高楼,大书酒旆招贵游。
    脱闻提壶鸣树头,论槽买瓮更献酬。
    庶几此声知所投,胡为南乡长滞留,端使北宗狂客羞。
  • 3
    [宋]
    干戈九载予心哀,乱离谁复歌南陔。
    喜君父母老相守,调官仍逐金陵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