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吊无为照老三首》

记得三溪溪上春,瘦筇容我夜敲门。
一生几见此人物,十日九从师笑言。
閒得得来非有意,冷湫湫去若为论。
古山第一烟云窟,好驻高人雪月魂。
作品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宁静致远,又充满深情厚谊的感觉。首先,诗人用“记得三溪溪上春”开头,引用了回忆的场景,三溪溪上的春天,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然后“瘦筇容我夜敲门”,这里的“瘦筇”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的形象,而“夜敲门”则传达出一种寻求知音,深夜造访的深情厚谊。 颔联“一生几见此人物,十日九从师笑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和珍视,一生中能遇见这样的人并不多,而大部分时间都在和老师笑谈,更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情谊。 颈联“閒得得来非有意,冷湫湫去若为论”,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洒脱和豁达,他并不是有意而来,离去时也没有太多的纠结和留恋,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 最后的尾联“古山第一烟云窟,好驻高人雪月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志向的追求。古山之上,烟云缭绕,雪月交辉,这正是高人驻足的地方。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的景色和诗人的形象,展现了诗人的深情厚谊和超脱世俗的态度,以及对高远志向的追求。
创作背景
《吊无为照老三首》是宋代诗人李流谦创作的一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 1. 诗人对亡友的怀念: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已故友人无为照老三的深切怀念之情,通过回忆过去的交往和友情,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 2. 社会背景的影响:无为照老三是一位僧侣,诗人与他的交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佛教文化的盛行。同时,诗人通过对亡友的吊唁,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和短暂的感慨,这可能与当时社会的一些动荡和不安定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吊无为照老三首》的创作背景主要是诗人对亡友的怀念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诗词关键字: 古山 从师 雪月
相关诗词
  • 1
    [宋]
    田庐寂寂近塘坳,仕路纷纷久绝交。
    多病未能从五柳,避喧端欲老三茅。
    白云那忍閒归岫,紫燕空惭漫累巢。
    闻道金坛有仙隐,梦回清月堕林梢。
  • 2
    [明]
    我家群玉山南陬,君居蒙顶最上头。
    相望欲识嗟无由,摇摇心若风中斿。
    君从少年慕远游,誓骖笙鹤仍丹丘。
    冠星佩月露为裘,口诵赤玉灵书谣。
    摩斥八极隘九州,后天不老三光凋。
    故乡临睨毋停裛,下视起灭如浮沤。
    九宫山高明翠虬,真牧之子世莫俦。
    君居其间业焚修,五十余载无悔尤。
    翠华昔驻鹦鹉洲,承恩召对黄鹤楼。
    敷陈屡沐天语酬,大官醉以白玉瓯。
    去年弓旌复旁搜,麻鞋径入朝冕旒。
    神皋繁丽不肯留,日夜稽首还山求。
    山中之人寄书招,雨余黄独抽新苗
  • 3
    [唐]
    俊老三阶后,高华四纪中。
    朝廷用文治,廊庙得才雄。
    鸡树前阴改,鱣庭旧跡空。
    生存华屋处,零落恨无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