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芮国器正字馆中木樨三首》

多生定自为黄卷,一念无如鱼蠹何。
今度前身散金粟,芸香从此不须多。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于生命、命运和知识的思考。首句“多生定自为黄卷”可以理解为,生命的多次转世注定与书籍(黄卷)有着不解之缘,这暗含了对知识的追求和生命的探索。次句“一念无如鱼蠹何”则表达了生活中的困扰和烦恼无法避免,就像鱼无法避免被蠹虫侵蚀一样。这里也暗含了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是生命旅程中的一部分。 第三句“今度前身散金粟”可以理解为,现在的这一次生命像是前身散落的金粟,寓意着生命的不同阶段和历程。最后一句“芸香从此不须多”则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芸香草自古以来就是防蠹虫的良药,此处意味着有了知识,就不需要再多的芸香草来防蠹了。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通过对生命、知识和挫折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次韵芮国器正字馆中木樨三首》是宋朝诗人周必大所作的一组诗。这三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周必大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周必大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国家面临着外敌入侵和内政不稳的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必大以木樨为题材,创作了这组诗,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诗中,周必大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对木樨的描写,寄寓了自己对家国情怀、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同时,周必大在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性的探索,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关怀。 总之,《次韵芮国器正字馆中木樨三首》是周必大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一组具有深刻内涵和人文价值的诗歌作品。
诗词关键字: 芸香 不须 前身
相关诗词
  • 1
    [宋]
    兹城实佳丽,上与浮云齐。
    加望川之阴,津途去不迷。
    一旦起楼高百尺,城高跨楼满金碧。
    朱门峨临九衢,一片彩霞迎晓日。
    好奇赏俊实难逢,看此宁避雨与风。
    仍夸县尹风骚客,与人一心成大功。
    应喜中原正无事,出为苍生作仙吏。
    大贤为政即多闻,不独文章推国器。
    立驱巘崿压波澜,千古烟霞一望间。
    江上晚来堪画处,丹青画出是君山。
    况乃烹鲜会嘉客,楼上重重歌吹发。
    艳歌一曲酒一杯,华筵有戏呈初彻。
    楼中美人夺神仙,轻身起舞红烛前。
    须臾宴罢
  • 2
    [唐]
    满朝朱紫半门生,新榜劳人又得名。
    国器旧知收片玉,朝宗转觉集登瀛。
    同升翰苑三年美,继入花源九族荣。
    共仰莲峰听雪唱,欲赓仙曲意怔营。
  • 3
    [唐]
    毛骨贵天生,肌肤片玉明。
    见人空解笑,弄物不知名。
    国器嗟犹小,门风望益清。
    抱来芳树下,时引凤雏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