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宋德器春晚即事五首》
柳老阴阴密,榴繁灼灼明。 持杯了醒醉,拊槛置枯荣。 谷旷箫笙杂,江空镜像呈。 澄心着老眼,物物见真情。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美感的诗,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柳老阴阴密,榴繁灼灼明”,通过对柳树和榴树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生机与美丽。柳树的老态和密集,榴树的繁花和明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颔联“持杯了醒醉,拊槛置枯荣”,通过持杯饮酒和抚摸栏杆的动作,表现了人生的醒醉和枯荣。诗人借此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颈联“谷旷箫笙杂,江空镜像呈”,通过对谷地和江面的描绘,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箫笙的声音在空旷的谷地中回荡,江面上的景象倒映在水中,形成了美妙的画面。
尾联“澄心着老眼,物物见真情”,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通过“澄心”和“老眼”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心境的清静和明理。而“物物见真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事物真实面貌的洞察。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人生的醒醉、枯荣、和谐与真实,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意象,使诗歌充满了艺术美感。
|
创作背景
《次韵宋德器春晚即事五首》是宋代诗人李流谦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季节背景:诗题中的“春晚”二字,表明这组诗是在春季晚期创作的,描述了春天的景色和气氛,同时也可能借春天景象抒发诗人的感情和思绪。
2. 社会背景:李流谦所处的宋代,虽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也充满了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这样的社会背景可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3. 个人背景:李流谦是一位文学家和官员,他的个人经历和情感可能对这组诗的创作产生了影响。诗中可能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社会等的思考和感悟。
综合这些因素,《次韵宋德器春晚即事五首》的创作背景可能是李流谦在春季晚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情感,对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和社会现象进行描绘和抒发。
相关诗词
-
德器交情素所敦,乃翁虽逝典型存。
不惟歆向皆书府,况复封胡是相门。
意气君方凌碧落,年龄我已到黄昏。
今晨镜里如膏沐,欢喜仁人有赠言。
-
一去舂陵郡,天星几度回。
身今镜湖住,山自道州来。
指点双岩出,摩挲一笑开。
是谁营致此,石友似陈雷。
-
爱山已成痴,爱石又成癖。
徒闻有丝溪,时复梦灵壁。
太湖只在眼,曾未收寸碧。
多自五岭来,仍烦百书索。
何侯小峥嵘,湖水深处得。
苍润波涛馀。
巉岩鬼神力。
摩挲复湔洗,攘取畏宾客。
偶然及幽事,遣送初不惜。
俄顷交定盟,欢焉慰岑寂。
夺君书几间,坐我洞庭侧。
持还岂人情,藏去有惭色。
苦乏仇池篇,如何满高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