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代论豪杰,崔侯允武文。 小却近遐冲,厚用当致君。 敷政极中和,殖学根典坟。 士有砆玉岐,公自泾渭分。 何人非教育,二臧实不群。 两两计偕去,名犹壅上闻。 试袖于蒍歌,往拜刘将军。 心醉心瑾前,何待曲蘖醺。 |
| 这是一首赞美崔侯英勇善战、文武双全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崔侯的英勇形象和卓越才华,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句“昭代论豪杰,崔侯允武文”,直接点明崔侯是一个英勇善战、文武双全的人物。接下来“小却近遐冲,厚用当致君”,进一步描绘了崔侯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以及他为国家和君主做出的贡献。 “敷政极中和,殖学根典坟”,则表现了崔侯在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才华和学识。他的治理方式非常中和,能够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同时他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 “士有砆玉岐,公自泾渭分”,诗人通过比喻,将崔侯比作珍贵的玉石,以突出他的卓越才华和高尚品质。 “何人非教育,二臧实不群”,则表达了崔侯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他教育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在他的培养下,都成为了出类拔萃的人物。 “两两计偕去,名犹壅上闻”,则表现了崔侯在教育方面的成果,他的学生们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名扬四海。 最后“试袖于蒍歌,往拜刘将军。心醉心瑾前,何待曲蘖醺。”,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前往拜访崔侯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歌通过对崔侯英勇善战、文武双全的形象的描绘,以及对他在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才华和学识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崔侯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