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子止赴郴守罗达甫之招二首》
使君为郡入苏天,六月清风更穆然。 子到同吟仙井橘,公馀趁赏北湖莲。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夏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首句“使君为郡入苏天”交代了背景,即诗人作为地方官员来到苏州。这里的“苏天”二字,形象地表现了苏州的美景和宜人的气候。
次句“六月清风更穆然”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景象,清风徐来,给人带来凉爽和宁静的感觉。这里的“穆然”二字,形象地表现了清风的和缓与宁静。
第三句“子到同吟仙井橘”,引用了典故,表现了诗人与朋友共同品味仙井橘的情景。这里的“仙井橘”不仅令人联想到美好的事物,还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最后一句“公馀趁赏北湖莲”,描绘了诗人在公务之余欣赏北湖莲花的情景。这里的“趁赏”二字表现了诗人忙中偷闲,欣赏美景的心情。
整首诗歌意境优美,语言流畅自然。通过描绘夏日景象和诗人与朋友的活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诗歌中的典故和用词也展现了诗人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
创作背景
《送杨子止赴郴守罗达甫之招二首》是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送别友人:这是一首送别诗,周必大为了表达对朋友杨子止赴郴州守罗达甫之招的离别之情和祝福之意而写下了这首诗。
2. 抒发情感:周必大与杨子止之间有深厚的情谊,而此次离别让他感慨万千,因此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3. 描绘风景:在诗中,周必大还描绘了郴州的美丽风光,以此来表达对罗达甫的招揽之意和杨子止即将赴任的地方的美好祝愿。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友情、离别和风景描绘等方面。
相关诗词
-
倐烁夕星流。
昱奕朝露团。
粲粲乌有停。
泫泫岂暂安。
徂龄速飞电。
颓节骛惊湍。
览物起悲绪。
顾已识忧端。
朽貌改鲜色。
悴容变柔颜。
变改茍催促。
容色乌盘桓。
亹亹衰期迫。
靡靡壮志阑。
既惭臧孙慨。
先愧杨子叹。
寸阴果有逝。
尺素竟无观。
幸赊道念戚。
且取长歌欢。
-
韩信卜母地,旁置万人庐。
郭公卜邻水,长洲偶成墟。
千秋杨子窆,投弃同江鱼。
裸发何为者,厌魅开遽条。
孰借神丁火,焚却青囊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