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桨浮天阔,长江得月迟。 最怜新缺后,全胜未圆时。 夜雪潮千尺,秋风桂一枝。 潜蛟易翻动,怨笛莫惊吹。 |
|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长江月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叹。 首联“急桨浮天阔,长江得月迟”,诗人用急桨和长江象征着月夜的急促和宽广,以及月光的缓缓出现。这种手法让诗句更富有诗意和动感。诗人表达了月光随着夜晚的深入,在宽阔的长江上缓缓显现,展现出一种悠远、宁静的美。 颔联“最怜新缺后,全胜未圆时”,诗人赞美新月之缺,认为它比未圆时更美。这是一种赞美缺憾的艺术手法,使得诗句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这里诗人通过赞美缺月,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人生的美好往往来自于那些未能完全实现的期待和梦想。 颈联“夜雪潮千尺,秋风桂一枝”,诗人将雪景与月夜相结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夜晚的潮水如千尺雪浪,月亮如桂树枝般照耀着大地。这里诗人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创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 尾联“潜蛟易翻动,怨笛莫惊吹”,诗人用神话中的潜蛟来象征月亮下的水气,表达了月夜中潜蛟易被风吹而翻动,暗示了月亮的美丽和力量。同时,诗人也用怨笛的典故来表达月亮下的人的情感,提醒人们不要惊扰这宁静的美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长江月夜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情感的体验。这种深远的意境和情感体验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