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成修堂见寄吟稿韵二首》
吟屋青山万垒间,割来风月少陵坛。 可怜云树相望地,今作江东渭北看。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的感慨,充满了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思考。首句“吟屋青山万垒间”,以青山万垒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的吟咏之屋,给人一种孤独而高尚的感觉,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次句“割来风月少陵坛”,用了“割”这个动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享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
第三句“可怜云树相望地”,这里的“可怜”表达了诗人对云树相望之地的怜悯和同情,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苦涩。最后一句“今作江东渭北看”,“今作”二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接受和面对,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豁达和开朗,而“江东渭北”则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的视野和心胸。
整首诗以深沉的感慨和精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豁达和开朗。这首诗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它的语言美,更在于它的哲理性和人生智慧。
|
创作背景
《和成修堂见寄吟稿韵二首》是宋朝诗人陈杰创作的一组诗。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友情交往:这是陈杰与成修堂之间的友情交往的诗作。成修堂可能是陈杰的朋友或者诗友,他们之间有诗歌酬唱的交流。通过诗歌的创作和寄送,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相互欣赏之情。
2. 文学创作:陈杰作为宋朝的诗人,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文学造诣。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文学创作上的一种尝试,通过运用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方式,展现自己的文学风格。
3. 社会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创作非常盛行。这首诗的创作也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体现了宋朝诗歌创作的风貌和特点。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友情交往、文学创作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
西风已是难听,如何又著芭蕉雨?
泠泠暗起,澌澌渐紧,萧萧忽住。
候馆疏碪,高城断鼓,和成凄楚。
想亭皋木落,洞庭波远,浑不见,愁来处。
此际频惊倦旅,夜初长,归程梦阻。
砌蛩自叹,边鸿自唳,剪灯谁语?
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
满寒江剩有,黄芦万顷,卷离魂去。
-
太学时观礼,东方晓色分。
威仪何棣棣,环珮又纷纷。
古乐从空尽,清歌几处闻。
六和成远吹,九奏动行云。
圣上尊儒学,春秋奠茂勋。
幸因陪齿列,聊以颂斯文。
-
天运逢南度,和成势已移。
山河怜破碎,草木亦伤悲。
铁骑驰中土,烽尘隘北陲。
哀臣双泪眼,岂畏朔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