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梁教授》
一代司马公,山立皋稷后。 声名竦华夷,所乐在五亩。 著书不止陵左班,措世治平嘉佑间。 不欺之学谁与嗣,元城逸驾君独攀。 秀野之堂新断手,俨如拱侍公左右。 扁榜结字吾何取,顾使与堂传永久。 斯邕古篆学未成,钟王石经空典刑。 向来玩碑一再宿,怒猊渴骥惭旧评。 柴车争道乏妙领,画沙之锥犹露颖。 闭门柿叶徒满屋,竟使吴霜飒垂颈。 潮乎相逢奈老何,妙语爱君金叵罗。 及君未中元佑科,深衣容我时相过。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司马公的形象,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诗歌开头“一代司马公,山立皋稷后。”,以高峻的山峰比喻司马公的威严和崇高地位。接着“声名竦华夷,所乐在五亩。”,描述了司马公的声名远扬,而他的乐趣却在于五亩田园,表现了他的谦逊和淡泊名利的心态。
诗歌中还提到了司马公的著书立说和治国平天下的功绩,以及他的诚实不欺的品德。这些描述使司马公的形象更加高大和崇高。
诗歌中还提到了秀野堂和扁榜,这些元素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韵味。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书法和艺术的追求和探索。
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司马公的形象和事迹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艺术追求。
|
创作背景
《次韵梁教授》是宋代文人陈造的一首诗。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具体的历史记载并不明确。但是,我们可以从诗的内容和陈造的生活时代来推断一些可能的背景。
首先,从诗题《次韵梁教授》可以看出,这是陈造和梁教授之间的一次诗韵唱和。在古代,诗人之间常常通过诗歌来交流情感,表达友谊,或者进行文学竞技。因此,这首诗可能是在陈造与梁教授交往的过程中,为了回应梁教授的某首诗或表达某种情感而创作的。
其次,陈造生活在宋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创作盛行的时代。诗人们常常借助诗歌来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等各种主题的思考和情感。因此,《次韵梁教授》也可能是陈造在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中,借由与梁教授的唱和,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和情感。
综上所述,《次韵梁教授》的创作背景可能是陈造与梁教授之间的友情交往,以及他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相关诗词
-
秋风一何厉,吹尽山中绿。
可怜凌云条,化为樵夫束。
凛然造物意,岂复私一木。
置身有得地,不问直与曲。
青松未必贵,枯榆还自足。
纷然落叶下,萧条愧华屋。
-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
攀条揽柔荑,回首惊脱叶。
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
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
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
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
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
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
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
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
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