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

潼关杀气渺春阴,渭水泱泱柳色深。
为问草庐人起否,汉家遗老尚讴吟。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之作。作者通过对潼关、渭水、草庐、汉家遗老等历史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英雄人物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深深忧虑。 首句“潼关杀气渺春阴”,以潼关为背景,描绘了历史上的战乱和杀气。潼关作为古时的军事要塞,见证了无数的战争和硝烟。而“渺春阴”三字,则表现出历史的久远和现实的凄凉。 次句“渭水泱泱柳色深”,则以渭水和柳色为意象,描绘了自然的壮美和生机。渭水浩渺无边,柳色深深,这一景象与历史的残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句“为问草庐人起否”,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了草庐中的英雄人物。这个“草庐人”可能是历史上的某个英雄,也可能是作者心中的理想人物。 最后一句“汉家遗老尚讴吟”,通过对汉家遗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深感慨。这些遗老尚在讴吟,他们的歌声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缅怀和对现实的忧虑。诗歌的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好诗。
创作背景
洪咨夔的《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诗人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这首诗写于南宋理宗宝祐元年(1253年),当时洪咨夔正在担任翰林学士,而李参政则是他的同僚。他们在晚春时节游览湖边,被美景所吸引,因此口占了这十首绝句。 这些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感慨。通过对湖边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光的感叹。此外,诗歌中还蕴含着对友情、亲情等人际关系的思考和感悟。 总之,《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是洪咨夔在特定的环境和心境下创作的一组诗歌,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关键字: 讴吟 遗老 草庐
相关诗词
  • 1
    [宋]
    恼烟撩露。
    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
    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
    随群暂遣愁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 2
    [宋]
    湖上西风急暮蝉。
    夜来清露湿红莲。
    少留归骑促歌筵。
    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
    不知重会是何年。
  • 3
    [宋]
    帘外飞花湖上语。
    不恨花飞,只恨人难住。
    多谢雨来留得住。
    看看却恐晴催去。
    寸寸离肠须会取。
    今日宁宁,明日从谁诉。
    怎得此身如去路。
    迢迢长在君行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