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发吴城渡》
秋风江上生,秋月渡头明。 人地籁俱寂,水天心共清。 一双斜阁櫓,二百顺流程。 已泊还佳寐,城头劣四更。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描述了秋夜江上的宁静景色。整体上,诗的氛围静谧、清雅,给人以深深的宁静与美感。
首联“秋风江上生,秋月渡头明。”开篇即展现出秋天的江上景色,秋风轻拂江面,秋月皎洁挂在渡头,一幅清晰明亮的秋夜画卷立刻呈现在读者眼前。
颔联“人地籁俱寂,水天心共清。”进一步渲染了宁静的氛围,人间的声音和自然的声响都沉寂下来,江水与天心共同呈现出清澈的境界,使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清静。
颈联“一双斜阁櫓,二百顺流程。”这里描绘了船只在江中顺流而下的景象,形象生动,也展示了秋天的江面上的生机与活力。
尾联“已泊还佳寐,城头劣四更。”最后描述了船只已经停泊,人们沉浸在美好的睡眠中,而城头上才刚刚四更,进一步强调了夜的静谧和宁静。
整首诗以秋天的江上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出秋夜的宁静与美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清雅与宁静。
|
创作背景
《夜发吴城渡》是宋朝诗人陈杰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时代背景:宋朝时期,国家繁荣,文化昌盛,诗词成为当时人们表达情感、描绘生活的重要方式。陈杰作为当时的文人,对社会、人生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这为他创作《夜发吴城渡》提供了时代背景。
2. 个人经历:陈杰可能曾有过夜渡吴城的经历,或者对吴城渡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这些都可能成为他创作此诗的灵感来源。
3. 情感表达:诗歌往往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陈杰在《夜发吴城渡》中可能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对历史的缅怀,或者对生活的感慨等情感。
以上只是根据现有信息对《夜发吴城渡》创作背景的一些推测,具体创作背景可能需要结合陈杰的生平、诗歌内容以及时代背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相关诗词
-
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
梦游熟处。
一枕啼秋雨。
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
心期误。
雁将秋去。
天远青山暮。
-
吴城士女越样妆,笼冠盘髻销金裳。
东风淡荡桃李月,看花不语情何长。
女伴相将牵稚子,庭院无人花正芳。
阳春宛宛白日暮,空抱花枝归洞房。
-
东吴城外尽烽烟,百姓流移半在船。
为问秋风旧来雁,稻粱今有几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