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之役浩堂拨赐钜舟愿易小者》
美哉不济如此水,巨川有楫春万里。 空贻魏瓠拙用大,谁谓河广航一苇。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邃、壮美的感觉,同时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舟船的描绘,表达了对伟大力量和平凡事物的赞美。
“美哉不济如此水,巨川有楫春万里。”这两句诗描绘了壮丽的水景和巨大的舟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叹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舟船的力量和跨越万里的能力,象征着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空贻魏瓠拙用大,谁谓河广航一苇。”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一种反讽的意味。诗人通过对比巨大的舟船和简单的苇叶,暗示了伟大的力量可以隐藏在平凡之中。这种思考也可以理解为对平凡人物的讴歌,他们在巨大的历史洪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使他们的贡献被忽视或被人们认为微不足道。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平凡事物的赞美,诗人反思了人们对权力和壮丽的追求,赋予了诗词以更广阔的内涵。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们,不要忽视平凡事物中所蕴含的伟大力量,而是要善于发现和欣赏它们的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舟船的描绘,表达了对伟大力量和平凡事物的赞美,同时也蕴含着人生哲理,给人一种深邃、壮美的感觉。
|
创作背景
《维扬之役浩堂拨赐钜舟愿易小者》是宋朝诗人陈杰的一首诗。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历史背景**:宋朝时期,战争频繁,国家经常面临外敌的威胁。同时,内部政权争斗也十分激烈。这种历史背景可能影响了诗人的创作。
2. **社会背景**:宋朝重视文人,文学繁荣,诗歌成为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工具。诗人可能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或政策有所不满,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3. **个人经历**:陈杰本人可能有过维扬之役的经历或对此事件有所了解,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陈杰在经历了维扬之役后,对战争、国家命运产生了深深的思考,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同时,也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和文人创作环境的影响。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文献。
相关诗词
-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影宿维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