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再用邦衡韵赞其闲居之乐且致思归之意》

一别龙门不计春,思公梦渡太皋津。
遥知绿野朱颜好,应笑红尘白发新。
午茗亲烹留上客,夜棋酣战调佳人。
道腴有味诗弥胜,何止冰凝与蜜淳。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思念和赞美之情的诗歌。首联“一别龙门不计春,思公梦渡太皋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已久,不计过了多少春秋,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甚至梦中都想过渡去太皋津与友人相见。这一联通过“不计春”和“梦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颔联“遥知绿野朱颜好,应笑红尘白发新。”诗人遥想友人所在的绿野朱颜美景,应该会嘲笑自己在红尘中的白发新生。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环境的向往和对岁月流逝的感叹。 颈联“午茗亲烹留上客,夜棋酣战调佳人。”描绘了友人白天亲自烹茶款待客人,夜晚则与佳人下棋酣战的惬意生活。这一联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友人的风雅和潇洒。 尾联“道腴有味诗弥胜,何止冰凝与蜜淳。”诗人称赞友人的生活不仅富有风味,而且诗歌造诣也极高,不止像冰一样晶莹,像蜜一样淳厚。这一联通过赞美友人的诗歌,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和对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再用邦衡韵赞其闲居之乐且致思归之意》是宋代文人周必大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环境: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人雅士们的诗词歌赋创作非常丰富。周必大作为当时的文人,受到这样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情感。 2. 个人经历:周必大在当时的社会中可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个人经历或感受,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闲居之乐和思归之意,也可能是对某种生活状态或情感的一种宣泄和抒发。 3. 对邦衡的赞美:诗题中提到了“再用邦衡韵”,说明这首诗是在借用邦衡的诗歌风格或韵脚来进行创作,对邦衡的诗歌才华表示赞美。同时,诗歌内容也表达了周必大对邦衡闲居生活的羡慕和赞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周必大的个人经历以及对邦衡的赞美等多个方面。
诗词关键字: 酣战 绿野 何止
相关诗词
  • 1
    [现代]
    两阕新词,毛唱柳和,诵之意飘。
    想豪情盖世,雄风浩浩。
    诗怀如海,怒浪滔滔。
    政暇论文,文余问政,妙句拈来着眼高。
    倾心甚,看回天身手,绝代风骚。
    山河齐鲁多娇,看霁雪初明泰岱腰。
    正辽东鹤舞,涤瑕荡垢。
    江淮斤运,砌玉浮雕。
    池冻铺银,麦苗露翠,冬尽春来兴倍饶。
    齐欢喜,待桃红柳绿,放眼明朝。
  • 2
    [唐]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 3
    [宋]
    翰林以谪流夜郎,我亦何为涉此境。
    生平山水债未了,宦游直度桂州岭。
    牂牁江绕古融城,拂拭冠缨照清影。
    举头忽见真仙岩,盘空攫拿势驰骋。
    天教刻削无遗巧,不知斤斧谁手秉。
    吻如蚀月丑虾蟆,枵腹穹窿宽一顷。
    尸居龙见柱下史,宴坐似说常清静。
    贯空石涧飞惊湍,两岸峡束垂机穽。
    兹晨邂逅得胜践,身到中间发深省。
    青牛昔过函谷关,我陪五老曾造请。
    依然一念浩劫初,堕在尘埃官独冷。
    童儿徐甲今何所,朝从南箕暮东井。
    当时与我极绸缪,默而祷之意相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