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
蟹正肥时秋色老,鸦争噪处夕阳残。 未须多进玻瓈椀,满树霜红正好看。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诗中的意象丰富,色彩斑斓,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特色和韵味。
首句“蟹正肥时秋色老”通过“蟹正肥”形象地描绘出秋天的丰收景象,而“秋色老”则传达出秋天渐深的感觉,给人一种落叶纷飞、寒意渐浓的视觉效果。
次句“鸦争噪处夕阳残”则以鸦噪和夕阳两个意象,描绘了秋天的傍晚景色,鸦噪给人一种秋天的寂静中的生机,夕阳则给人一种落日余晖的美感。
末两句“未须多进玻瓈椀,满树霜红正好看”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热爱。诗人认为,不需要借酒消愁,只需要欣赏满树的霜红秋叶就足够了。这里,诗人用“满树霜红”形象地描绘出秋叶被霜打后变得更加艳丽的景象,给人一种热烈而深沉的感觉。
整首诗意境深远,用词生动,色彩丰富,既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韵味和美感。
|
创作背景
洪咨夔的《又和》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 社会环境: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创作非常活跃。洪咨夔作为宋代的文人,受到了时代的影响,可能会有一些创作的冲动和灵感。
2. 个人经历:洪咨夔的生平经历可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他可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考和人生观。
3. 文学传统: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悠久的传统,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风格和表现方式。洪咨夔的《又和》可能是在继承前人诗歌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情感而创作的。
总之,洪咨夔的《又和》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时代、个人和文学传统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
天遣司花宝笈开,鲛绡散翦碧云堆。
芳根移自蚕丛远,薰酿曾随凤诏来。
只恐飘风撼新竹,却惊残雪触苍苔。
水仙欲逞幽香压,山谷似无诠品才。
-
听说图中风物美,但读长歌已狂喜。
乔木清川数里间,尺幅都收到曲几。
前有老杜后大苏,能以诗章当画史。
二歌三读转兴怀,少陵眉山相比拟。
若道临溪堪钓璜,尚湖宛在渭川涘。
作画善行缩地法,无数景光缣素里。
春秋以时咏兰桂,俯仰之间识桥梓。
游多鹿豕想邻山,食足鱼虾知近市。
论成乐志美西园,村港暗通路斜迤。
耕凿衣冠问若何,只记在家常早起。
吾子风流胜昔人,合调每寻程与李。
兰心未肯杂于蕙,橘性宁教化为枳。
所嗟李子就泉台,喜得程君就栖止
-
晓莺声里。
睡思酣犹美。
旖旎红娘冰雪体。
洛女巫娥浮靡。
紫骝踏月嘶风。
华裾织翠青葱。
归去一场春梦,空吟旧绿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