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陵道上杂咏七首》
高高下下客行路,整整斜斜人住家。 端的今年蚕较晚,石榴花下响缫车。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通过运用丰富生动的意象和流畅自然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首句“高高下下客行路,整整斜斜人住家。”以叠词形式描绘出乡村道路的曲折和民居的错落有致,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韵律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乡村景色的细致观察。
接着,诗人通过“端的今年蚕较晚,石榴花下响缫车。”两句,描绘了农村生活的忙碌景象。今年的蚕事较晚,人们在石榴花下忙碌地操作着缫车,一幅丰富而生动的农村生活画面跃然纸上。这里,诗人巧妙地以“石榴花”点明时节,同时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整首诗流畅自然,生动传神,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叠词的运用和意象的选取,也体现了诗人精巧的艺术构思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
创作背景
《严陵道上杂咏七首》是宋朝诗人洪咨夔创作的一组诗。这些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宋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在这样的背景下,洪咨夔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切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严陵道上杂咏七首》描写了作者在严陵道路上的所见所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况。通过这些诗歌,洪咨夔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的愤怒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忧虑和希望。
总之,《严陵道上杂咏七首》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是洪咨夔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的表达。
相关诗词
-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
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
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
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