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后两日大雪邦衡复用前韵作穷语戏和》

天怜寓客混缁徒,十日无烟香积厨。
暮雪故教投碎米,馋涎那更忍流酥。
旃毛齧尽寒生粟,风絮吟时韵怕醐。
谁似维摩坐芳缛,散花别是一方壶。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生活的诗,诗人以寓客的身份,描述了自己在僧侣中的生活状态。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深深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一些生活的艰辛。 首联“天怜寓客混缁徒,十日无烟香积厨。”,诗人自嘲为“寓客混缁徒”,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十日无烟香积厨”,则写出生活的清苦,但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接受和乐观。 颔联“暮雪故教投碎米,馋涎那更忍流酥。”,诗人用“暮雪”、“碎米”描绘出生活的艰辛,而“馋涎那更忍流酥”则表现出诗人对美食的向往和无法享受美食的无奈。 颈联“旃毛齧尽寒生粟,风絮吟时韵怕醐。”,诗人用“旃毛齧尽”、“寒生粟”进一步描绘生活的艰难,同时“风絮吟时韵怕醐”也反映出诗人在苦难中的乐观和坚韧。 尾联“谁似维摩坐芳缛,散花别是一方壶。”,诗人用维摩诘坐芳缛、散花别是一方壶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在艰难生活中寻求精神寄托,自得其乐的心态。 整首诗用词典雅,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生活的艰辛。诗人在描绘生活的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让人深感诗人的坚韧和乐观。
创作背景
《后两日大雪邦衡复用前韵作穷语戏和》是宋朝周必大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是一场大雪。在大雪过后,周必大的朋友(邦衡)用前诗的韵脚创作了一首描述穷困境况的诗。周必大则以此诗回应,用戏谑的语气描述了大雪后的寒冷和生活的艰难。 在解析这首诗时,需要理解以下几个关键点: 1. “大雪”是创作的直接触发点,影响了诗的情绪和内容; 2. “邦衡复用前韵作穷语”指的是朋友用前诗的韵脚创作了一首描述穷困的诗,这是周必大创作此诗的回应; 3. “戏和”表示周必大以轻松、戏谑的态度进行创作,以和朋友互动。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场大雪以及朋友用前诗的韵脚创作描述穷困的诗,周必大以此诗进行友好的回应。
诗词关键字: 碎米 一方
相关诗词
  • 1
    [先秦]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魂魄离散,汝筮予之。
    ”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难从。
    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
    ”巫阳焉乃下招曰:“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
    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
    归来兮!不可以托些
  • 2
    [元]
    园旧游,因感其事,复用前韵。
    万金不买青春,老来可惜欢娱地。
    有时记得,江楼深夜,解鞍留寐。
    兰焰喷虹,宝香薰麝,玉醅*蚁。
    更谁能细说,当年风韵,江瑶柱、荔枝味。
    漂泊江湖万里,渺难寻、采菱拾翠。
    何心更到,折枝图上,卖花声里。
    蓬鬓刁骚,角巾欹堕,枕书聊睡。
    恨匆匆未办,莼鲈归棹,又秋风起。
  • 3
    [元]
    问谁歌、六朝琼树。
    当年春满庭宇。
    歌残夜月西风起,吹动一川禾黍。
    愁绝处。
    汝。
    姑苏麋鹿成群侣。
    清樽谩举。
    对淡淡长空,萧萧乔木,慷慨吊今古。
    生平苦。
    走遍南州北府。
    年来颇得幽趣。
    绿蓑青笠浑无事,醉卧一天风雨。
    秋几许。
    沙渚上,渔樵小隐随编户。
    扁原缺扁字,兹据丁钞本补舟脱去。
    望绮散余霞,江澄净练,还爱谢公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