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后两日大雪邦衡复用前韵作穷语戏和》 旃毛齧尽寒生粟,风絮吟时韵怕醐。

旃毛齧尽寒生粟,风絮吟时韵怕醐。

意思:毡毛咬尽寒生粮食,风絮吟时韵怕醐。

出自作者[宋]周必大的《后两日大雪邦衡复用前韵作穷语戏和》

全文创作背景

《后两日大雪邦衡复用前韵作穷语戏和》是宋朝周必大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是一场大雪。在大雪过后,周必大的朋友(邦衡)用前诗的韵脚创作了一首描述穷困境况的诗。周必大则以此诗回应,用戏谑的语气描述了大雪后的寒冷和生活的艰难。 在解析这首诗时,需要理解以下几个关键点: 1. “大雪”是创作的直接触发点,影响了诗的情绪和内容; 2. “邦衡复用前韵作穷语”指的是朋友用前诗的韵脚创作了一首描述穷困的诗,这是周必大创作此诗的回应; 3. “戏和”表示周必大以轻松、戏谑的态度进行创作,以和朋友互动。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场大雪以及朋友用前诗的韵脚创作描述穷困的诗,周必大以此诗进行友好的回应。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怜寓客混缁徒,十日无烟香积厨。
暮雪故教投碎米,馋涎那更忍流酥。
旃毛齧尽寒生粟,风絮吟时韵怕醐。
谁似维摩坐芳缛,散花别是一方壶。
作者介绍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庐陵,追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

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后人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

关键词解释

  • 寒生

    读音:hán shēng

    繁体字:寒生

    意思:贫苦的读书人。
      ▶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下:“某江南一寒生,遭际真主。适主上以巨觥敌饮,仅至无算,抵掌语笑,如僚友之无间。”
      ▶宋·陆游《与本路郡守启》:“某潦倒寒

  • 时韵

    读音:shí yùn

    繁体字:時韻

    意思:(时韵,时韵)
    当时流行的曲调。
      ▶唐·孟郊《游华山云臺观》诗:“夜闻明星馆,时韵女萝絃。”

    解释:1.当时流行的曲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