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怀》 穿针结缕人谁共,咏絮吟风事已违。

穿针结缕人谁共,咏絮吟风事已违。

意思:穿过针结缕人谁共同,咏絮吟风事已经违背。

出自作者[清]章有湘的《秋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露华寒夜滴柴扉,留滞天涯未拟归》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作者可能是一位旅居他乡的游子,在寒冷的夜晚,听着露华滴落的声音,思念着远方的家乡。 首联“露华寒夜滴柴扉,留滞天涯未拟归”,直接点明当前情境:寒夜降临,露华点点,滴在柴门上,作者漂泊天涯,无心归乡。通过描绘寒冷的场景,更加强调了思乡之情。 颔联“吴下云深鸿雁杳,楚江秋老鹧鸪飞”描绘了深秋时分的景色,吴下云深,暗示了远方的故乡;鸿雁已杳,表明了与家乡的联系中断;楚江秋老,鹧鸪哀鸣,更加强调了漂泊无依的孤独感。 颈联“穿针结缕人谁共,咏絮吟风事已违”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穿针结缕,意味着渴望有人陪伴,共同度过寂寞时光;咏絮吟风,则是怀念家乡的往事。然而,这些事情都已经无法实现,表达了深深的无奈。 尾联“闻道故园莼菜熟,他乡回首泪沾衣”以莼菜这种家乡特产结尾,暗示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莼菜是家乡的一种特产,代表着家乡的味道。他乡回首,泪沾衣襟,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寒夜、深秋、鹧鸪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通过描述思乡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漂泊无依的无奈。诗中用典贴切,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露华寒夜滴柴扉,留滞天涯未拟归。
吴下云深鸿雁杳,楚江秋老鹧鸪飞。
穿针结缕人谁共,咏絮吟风事已违。
闻道故园莼菜熟,他乡回首泪沾衣。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章有湘,明末清初著名女诗人,字玉筐,字令仪,号竹(一作橘)隐,华亭(今上海市)人,出身书香世家,父亲章简中举后授福建罗源知县,后其父抗清殉难。

关键词解释

  • 穿针

    读音:chuān zhēn

    繁体字:穿針

    意思:(穿针,穿针)
    亦作“穿鍼”。
     
     1.将线穿入针孔。
      ▶北周·庾信《对独赋》:“灯前桁衣疑不亮,月下穿针觉最难。”
     
     2.旧时

  • 结缕

    读音:jié lǚ

    繁体字:結縷

    意思:(结缕,结缕)
    草名。俗称鼓筝草。多年生小草,茎细长,在地面随处生细根,互相联结,广覆于地面。
      ▶前蜀·韦庄《定西番》词之二:“芳草丛生结缕,花艳艳,雨濛濛,晓庭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