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栖贤藏主可升》
我比同年百不能,只馀霜鬓愧师兄。 殷勤觅句无言说,共拨寒灰听水声。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自责和感慨之情。诗人感到自己与同年相比,百事不如人,唯一感到惭愧的是自己的师兄。他寻找诗句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却无言以说。最后,他与师兄共同拨动寒冷的灰烬,聆听水声,似乎在寻找一种宁静和共鸣。
整首诗的氛围沉静而感慨,通过“霜鬓”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哀叹。同时,“拨寒灰听水声”的场景描绘,也展现了诗人对寂静生活的向往和寻找内心安宁的态度。
总之,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诗人的自责、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
创作背景
《赠栖贤藏主可升》是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栖贤寺和藏主可升有关。栖贤寺是古代的一座著名寺院,位于庐山南麓,为南朝梁代宝志禅师所建。藏主可升则是栖贤寺的一位主持或重要僧侣。
周必大在游览庐山时,很可能与栖贤寺的藏主可升有了交集,或者对寺庙和僧侣的生活产生了感慨,因此写下了这首诗。诗歌内容可能涉及对藏主可升的赞美、对寺庙生活的描绘,或表达自己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感悟。
要了解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还需深入研究周必大的生平、文学作品以及与栖贤寺相关的历史资料。
相关诗词
-
李渤读书处,乃在栖贤谷。
何年作招提,来寻惬幽独。
僧舍如蜂房,高下傅山麓。
云来汉阳峰,时就檐下宿。
古寺无所有,修竹间乔木。
野衲喜客来。
欣然设茗粥。
便欲置草堂,岩栖于此卜。
-
栖贤古招提,十里巨松阴。
栋宇自隋氏,悠悠岁月深。
唐人范生画,风雨欲剥侵。
相传金仙趾,玉质存至今。
星黑夜正午,异物为华灯。
-
冰瀑寒侵室,围鑪静话长。
诗心全大雅,祖意会诸方。
磬断危杉月,灯残古塔霜。
无眠向遥夕,又约去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