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

汾阴有古鼎,金景歊浮云。
斡弃不知爱,瓦豆荐苾芬。
提携向中庭,拂拭苍藓纹。
虽非大籀篆,仿佛犹八分。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鼎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古鼎的深深敬仰和热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句“汾阴有古鼎,金景歊浮云”描绘了古鼎所在的地点以及古鼎的外观。在汾阴这个地方有一尊古鼎,金色的外观闪耀如云。这里,诗人用浓厚的色彩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古鼎的高贵与庄重。 接着,“斡弃不知爱,瓦豆荐苾芬”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人们不懂珍惜古鼎的遗憾,以及自己对古鼎的恭敬态度。虽然有人不懂得珍惜它,甚至用瓦豆去碰撞它,但诗人却用芬芳的祭品去敬仰它。 然后,“提携向中庭,拂拭苍藓纹”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古鼎的细心呵护。他将古鼎提到中庭,轻轻拂去上面的苍藓,这种细致入微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古鼎的深深敬仰和热爱。 最后,“虽非大籀篆,仿佛犹八分”两句,诗人赞美了古鼎上的铭文。虽然它不是用大篆书写,但仍然仿佛具有八分书法的韵味。这里,诗人用书法的韵味来赞美古鼎,进一步提升了古鼎的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鼎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古物的敬仰和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人们不懂珍惜历史文化遗产的遗憾。
创作背景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这组诗的作者洪咨夔,生活在南宋末期。当时,国家局势动荡,社会混乱,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寻求救国之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崔与之,字正子,一号菊坡,是当时的名士,曾担任过杨州的官员。他以高尚的品格和才学,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洪咨夔曾受到崔与之的赏识和提拔,因此创作了这组诗来表达感激之情。 在诗中,洪咨夔通过借用古人的故事和形象,赞美了崔与之的高尚品质和才华,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世事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诗歌鉴赏辞典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诗词关键字: 拂拭 中庭 提携
相关诗词
  • 1
    [宋]
    出现在杨州,留锡於此地。
    宝塔凌高空,声光动万里。
    利物应群机,如月分众水。
    我来爇瓣香,一瞻一顶礼。
    从教人道自倒还自起。
  • 2
    [宋]
    石门深且幽,好住不肯住。
    翻身入城隍,却向闹市去。
    闹浩浩处冷湫湫,冷湫湫处看杨州。
    四五百条花柳巷,二三千处管弦楼。
  • 3
    [宋]
    出现杨州,坐断寿丘。
    脚跟不点地,赢得一身愁,不是冤家不聚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